思维导图何以有效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为思维导图找到了理论基础。初学者容易被思维导图误导,但对其何以有效往往不知所以。
如果思维导图对你没有,那一定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部分符合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这两个条件是:①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②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施良方,1994)。奥苏贝尔的同事诺瓦克(Joseph Novak)教授在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明了意义学习工具——概念图(希建华和赵国庆,2006)。事实上,从意义学习的角度看,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具备相似特征的,两者都能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意义学习的心向,也能帮助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所不同的是,概念图通过连接词清晰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只通过连线表示概念间存在关系,前者在意义表达上的精准程度要高于后者。可以认为概念图是一种相对精准的意义学习工具,而思维导图是一种相对模糊的意义学习工具。
符合认知负荷理论
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思维导图通过图示形式表示知识以及相互关系,其对知识的细化与整理缩减了冗余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工作记忆的负荷。同时,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整体,也就形成了新的组块,这个新的组块的大小比原来的每一个小的组块的信息量都大得多,从而在工作记忆存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量,为思维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思维导图减少了冗余信息。
符合双重编码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由Paivio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该理论试图把语言和非语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Paivio声明:人类认知是独特的,它在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对象时非常特别。该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以演讲和书写的形式),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事件和行为的符号功能,任何的表征理论都必须符合这一二重性。
语言和图像都很重要,有时图像更重要。
符合卡皮克记忆理论
通过实验证明重复学习对延迟的回忆(一周后)没有效果,但重复测试(Repeated Testing)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回忆,提取是测试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提取对巩固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界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经常提取你学习的知识很重要,思维导图是对内隐知识的显性化,是一种提取。
参考文献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意义学习理论与思维导图-中国教育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双重编码理论与思维导图-中国教育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目录-中国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