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肩膀上”看到我的老师分享的这片文章,我先为这个孩子早早有自己的兴趣就去学戏,而暗地高兴,有兴趣和爱好就是孩子好的方向,就有可能有好的未来,过一种好的生活;
再读到后边,看到孩子成人后生活工作的不易,深深遗憾。
这个孩子的故事就真实地说明了父母的早期家庭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孩子的未来都在父母的肩膀上!都在家庭的整体文化基因上。
下边是老师的分享文章(为尊重个人隐私,免去真名)——
堂侄子的故事
按语:
下面照片中,那位帅气的男节目主持人,是我的堂侄。他如今供职于某市歌舞艺术团,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节目主持人。
昨天,我从网上看到了他主持某地油菜花艺术节的视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现将我十年前所写的一篇小文转发给大家,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有所启发。
堂侄
2008-08-26 06:55
暑期,我要去青海讲课,老父亲闻知,说:“你侄子在市剧团,你这么远的路去了,一定要去看看娃”。
他是堂弟的儿子。
我们是一个老爷的重孙(第四代),但是,由于我家男丁稀少,直到我上小学时,我们还十几口人济济一堂地生活在一起。我和堂兄弟们是吃一锅粗饭长大的,因此,总有着骨子里亲近的情感。后来,分家另过,伯父母一家搬到村外去住,彼此见面的机会便少多了,但是,逢年过节,几位堂兄弟都还是要回老宅子来探望和拜祖。
堂侄子出生在新宅院,加之我又在外地教书,除了年节,我几乎就见不到这些后辈孩子,因此,我脑海中的他犹如老照片,总是孤立的、断断续续的。
儿时的他,瘦小而聪明。麦黄色的皮肤,一双小而精灵的眼睛,配上一对与头颅势不两立的招风耳朵,滑稽而可爱,加之生性顽皮,因此,在一大群孩子中,他总是大家调侃的对象。每当这时,他的脸便会一下子红到脖子后面,一对小眼睛扑闪扑闪地眨巴着,虽有窘态,但却绝不落荒而逃。
大约在他7、8岁的那年,他独自一人回老宅来拜年,瘦小的身子上套着一件劣质的宽大西服,稻草人一般,只见衣服不见人。没有穿衬衣的细光脖子上,却打着一条红色的领带,那滑稽的神态直把大人们笑的能岔气。
几年后的一天,我和堂弟不期而遇,他告诉我:“你堂侄学戏去了”。“是学丑角吧”?我脱口而说。一言既出,大家都笑起来,看来,小时候的他留给我的更多是滑稽的印象了。我问:“为什么要让孩子走这条路?”堂弟说:“他自己要去的,家里反对,他就说‘不让我学戏,我就去死’”。那一年,他12岁。
此后的几年里,她先在长安县的一个私人戏校学习,后来又到咸阳剧团里当只管饭的跑龙套者。这时,青海省某剧团来陕西招演员,他便和20几个同龄人西行了。那里有着看秦腔的传统,但是,当地人的口音,已经无法演出正宗的秦腔了。
我到西宁的第二天下午,通过电话约定,他带着他的女朋友来宾馆看我,那是一个小巧美丽的女孩子,和他一样,也来自陕西某戏校。
几年不见,他已经长成了一个标致的小伙子,1米70以上的身材,加上长年练功形成的宽宽的肩膀和强健的肌肉,很是英俊。见面的一刹那,我又看见了他脸红到脖子的儿时神态,但是,毕竟走南闯北了多年,他很快便稳住阵脚,大方地给我介绍了他的女朋友。
他乡遇家人,堂侄很是激动。寒暄过后,我建议就近找饭馆,边吃边聊。因为我很想知道他这些年的生活状态,甚至职业病般地想从教育的角度,探寻一下孩子个性、智能、爱好和教育的关系。
谁知,我的一句“过得咋样”?却换来了一声轻轻的叹息。这饱经世故般的叹息,从一个21岁的年轻人口里发出,令我惊诧。再仔细打量他,那修剪整齐的板寸发型中竟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随着社会节奏的变快,秦腔的市场已经很小了。剧团为了生存,只好加排一些歌舞,化整为零,去为各种场合助兴。一个月700多块钱的工资,已经使一同来的孩子大半返回了家乡,而他却顽强地留了下来。为了弥补生活费用,他有时候晚上去一些游乐场所客串演出。唱几首流行歌曲,再用戏校学的功夫翻几个跟头,博人们一乐,换取几十元的报酬。看着孩子的生存状态,我建议他回西安发展,他竟然坚决地说:“不!”,“我就是不能唱戏了,也要在这里寻一个事做,一辈子就在这里了”。我不知道孩子说这话时的真正心态,但是,却也在怅然中为他的坚强所感动。
他说最近很忙,为了上京汇演,他们正在排练一部新编秦腔剧,他在剧中演一位40多岁的中年医生。听他这么说,我脑海中猛然间又闪现出那个瘦小的、光脖子打着领带的儿时的他来,不由得自己笑了。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给伯说,当年为什么要学戏?”他神情黯然起来:“那时小,不懂事,学习又不好,常受批评。听说戏校不做作业,便要去了。现在才知道自己的知识太少,已经迟了。”我一时无语,这已和教育学上讲的“多元智能理论”或“因材施教”无关了。
第二天,就在我要上飞机时,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伯,祝你一路顺风!”遥望西宁市,我的眼睛竟有点湿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