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嫁去了上海,但是去了以后,才发现住的是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的老房子,楼梯又窄又陡,就这她还有优越感。
说句实话,那二十平米的房子还没有我家的阳台大,可惜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然后他们那边的房子拆迁,就这房子赔偿了590万。
因为房子的户主有姐姐老公的小叔,小叔分走了300万,剩下的290万,姐姐老公和她女儿分了两人分了150万(姐姐户口婆家不同意加),姐姐老公的弟弟以及他儿子分到100万(之前弟弟是不在户口本上的,公婆忽悠,才加了弟弟的名字,后来生了儿子,也把名字加了进去),还有姐姐的公婆分到40万。
拿到赔偿款150万,姐姐没和任何人商量,偷偷去看房,然后在售楼人员的热情招待以及营销策略下,一时脑热,心动交了5万定金。
等她回来和我们讲起来的时候,我们给她分析一番后,她有些后悔,就去找售楼的想把钱退了不买。俗话说得好,售楼部吞进去的钱怎么会吐出来。直接告诉她定金没得退,她没法只能继续交钱。
她买了一套100多平的三房一厅的房子,单价两万多,总价229万。把所有到手的赔偿交了首付,还贷了几十万出来,然后每个月还房贷,成了彻头彻尾的房奴。两万多单价的房子,已经是到郊区的郊区,地铁都没通,周围设施也不齐全,更没有学校,并且两年后才能交楼,没办法,她还得租房子住。
很多人猜她工资待遇高吧。其实不是,她高中学历,只能在超市做售货员,老公也没有文化,在超市做搬运工。就这还要被几十万的贷款,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经常听她哭诉,生活都多么的难,工作有多么累,老板有多么的苛刻,但是她却不敢辞工,因为辞工就没有收入,房子就会断贷。她只能咬牙坚持。
她刚去上海打工的时候,还劝她去学一门手艺,提升一下自己,但是她又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学不来,无论我们给她提出怎样的建议,她都有无数的借口在等着。既然她固执己见,其他人也不便多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她不听啊!
曾经还劝她拿到钱够回老家市区买房子,老家的房子便宜,买一套房子五六十万,就算全款买下,还有几十万存银行吃利息也可以啊。在老家找一份工作,孩子家里的亲戚也能互相照应着。可她却说老家的教育差,没有上海的好,无论怎么说都不回来。
上海的教育是不错,但是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教育才能提升啊,外因是靠内因起作用的,她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上班时间不确定,也不能进行辅导和有效的管理,并且还买了平板给孩子。孩子回来就玩平板刷视频,可想而知孩子的成绩会怎么样。她也发愁,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她也收不回来。
你看她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为什么这么说呢。150万的赔偿款,说句实话,对大多数家庭,都是一大笔钱,但是她却把所有的钱投到房子里,甚至把自己的后半辈子都投到房子里。
国人对房子似乎一个执念,有房才有家,年轻人结婚,丈母娘要房,中年人换大房子房,因为活着要舒服,但是房价是直线上升,房贷就成为一个大山,压得买房人寸步难行。
不但普通老百姓觉得难,就连那些曾经月薪几万的白领都是一样债务缠身,大城市的房贷压力更大,所以只要一失业,房贷车贷供不起,有些人就会走上绝路,但是这究竟是谁的问题呢?
前几年流行买二套房,大家坐在一起讨论的就是谁谁谁又在哪里买了一套房,谁谁谁买的房子小区怎么怎么样,那个小区的房价又涨价了,讨论的多了,很多人心里就都痒痒了,县城住的同事好多个都去市区买了二套房。
或许他们也曾经想过为孩子着想,先买套房子放着,以后用的着,或许还有人想别人买了房,我也要买一套,更多人想着手里的钱放在银行里也是贬值,不如房子升值的快,于是很多人就入手了二套房,结果现在房价下跌,再加上各种楼盘如雨后春笋,一栋栋30多层的楼房拔地而起,房子是有市无价,即使降价都没有人接手,一个月七千多的房贷还需要还,只能紧衣缩食。
而现在我们的工资待遇是有所下降的,甚至还有消息说,还会继续降工资,买了二手房的同事就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暗暗后悔。
房贷在很多时候就是个人造成的!如果人懂节制,懂得走一步看三步,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负担了,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需要常备忧患意识。
有多大能力就过怎么样的生活,超过个人能力的就是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