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测常识|二十四节气歌

行测常识|二十四节气歌

作者: 公考小鹅 | 来源:发表于2020-09-22 15:09 被阅读0次

哈喽小伙伴们,今天是 9月22日,今天秋分啦!

今天小鹅就来跟大家讲讲我国古人通过摸索自然规律总结的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的,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所以属于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东周春秋战国时代,确立于秦汉。二十四节气歌你会背么?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一句诗代表了一个季节,我们一个个来盘。

“春雨惊春清谷天”

“春雨惊春清谷天”指的是春天的 6 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和谷雨。

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生 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之后,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过半个月后, 下一个节气就叫雨水。所以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气候转暖以后,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 始活动起来,所以“立春”后的一个月的节气就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 也要开始孵化,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标示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 90 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 相等,所以叫春分。

接下来就是清明,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 的习俗。清明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 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夏满忙夏夏暑相连”

“夏满芒夏暑相连”指的是夏天的 6 个节气,分别是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和大暑。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 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 所以叫小满。

芒种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同时, “种”指种子。芒种就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比如晚谷、黍、稷等。要是过了 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插个知识点,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 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 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 叫“霉雨”。

夏至和春分是对应的,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也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 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到了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 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 常出现 40℃高温天气。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所以有“小 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因此也要注意防汛防涝。

“秋处露秋寒霜降”

“秋处露秋寒霜降”指的是秋天的 6 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和霜降。

立秋是指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 渐下降。也就是今天啦。

处暑表示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 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夏天从这一天开始正式终止。

到了白露也是表示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 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 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到了寒露,就说明露水日多,气温将要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 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天气已经彻底冷下来了,开始有霜冻了,所以霜降就是下一个节气了,也代表秋天快要结束要进入冬天了。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冬雪雪冬小大寒”指的是一年中冬天的最后 6 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小 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 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到了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大雪前后,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 入数九寒天。

小寒以后,就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 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 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 一个循环。

“二十四节气歌”你都会了嘛。除此之外,公考常识还包括政治、法律、国情、人文、科技、社会等等,这么多常识该怎么积累?别急,小鹅整理了一份常识大礼包,免费送给你哦,快快公众号【上海高顿公考】回复【常识】领取吧!

相关文章

  • 行测常识|二十四节气歌

    哈喽小伙伴们,今天是 9月22日,今天秋分啦! 今天小鹅就来跟大家讲讲我国古人通过摸索自然规律总结的文化精华——二...

  • 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

    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 行测备考:常识冲刺备考策略 良好的学习方式,完善的备考策略,坚毅的复习态度...

  • 行测常识

    1、玉米是明末清初传入我国。 2、纸是西汉发明的,东汉改进。 3、蛋白质是鸟类羽毛的构成成分。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

  • 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

    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 三、技巧回顾、实战演练 常识不像其他的行测科目,技巧性很明显。但一样会有技...

  • 行测常识—生活常识

    1、常见的发酵产品有白酒、醋、馒头、腐乳、泡菜等。 2、防腐剂:苯甲酸钠、硝酸盐、茶多酚、二氧化硫、山梨酸钾等。 ...

  • 行测--常识--经济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主权债...

  • 行测常识—古文

    1、文:韵文(汉赋、骈文-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散文(历史类散文、诸子散文、唐宋散文革新)。...

  • 行测常识—科技

    1、水葫芦泛滥属于生物入侵。 2、“长征一号”属于三级运载火箭;“北斗二号”属于导航卫星。 3、第一台计算机:19...

  • 行测常识—名著

    1、史学名著: (1)尚书:最早提出“和”思想,协和万邦、和恒四方。 (2)《春秋》:由鲁国史官编纂,由孔子修订。...

  • 行测常识—生物

    1、生物基本特征:新城代谢、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长发育和生殖、应激性、适应和影响环境。 2、水在细胞中含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测常识|二十四节气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uw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