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穷爸爸富爸爸》 论贫富差距来源

读《穷爸爸富爸爸》 论贫富差距来源

作者: 钟艾伶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13:30 被阅读0次

两天的时间读完了《穷爸爸富爸爸》。与其说这是一本理财启蒙书,我更愿意把他当做自己追穷根、反思与“富人”在思考、行为方面的比照录。

前一段时间有跟朋友聊起,虽然通过4年的自身努力,减少了跟身边某些本就出身优越、生来享有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教育资源这类人的差距。但是过去20多年,在见识上、对事物的认知上、乃至兴趣爱好上的差距,实则难以追赶。另外在对待物质、经济上的差异,还是较难有差不多的起点去进行自我投资。

读这本书,通过平日与这些朋友在经济、见识、各方面能力上接触对比,得出一些总结:

1、投资教育

这也是书中强调的一点。不可否认的4年大学时间,985与普通高校从身边的同学、教师、地域等维度,逐渐拉开了彼此的差距。但至于现在,早就应培养起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论各科各类;经济、政治、历史 这也是M目前仍饱有的求知欲,他似乎能从这些不搭嘎的书中、人物中思考很多,发散很多。书中富爸爸提到“如果你想发财,就需要学习财务知识”。而如果非经济本科出身,整个求学期间,对经济、财富、财务管理这方面的教育又少之又少,而这种知识能力却在工作后,需逐渐熟知习得。可怕的是有些人挣了半辈子钱,却也没有一个比较高效、高回报的理财套路。(在这里,还是很庆幸我妹选择了会计学作为大学专业,至少4年的学习,希望能教会她在资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2、富人买进资产,穷人买进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就是资产。

何为资产、何为债务?书中简要的理解为“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债务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刚开始不太理解,会去思考,那买房,是获得债务还是资产? 现在我更愿意辩证的来看这两个概念。还以买房为例,如果两个人费劲所有收入,借钱、存款老底都掀来凑够60w,而购房后随之带来的是每个月的硬性支出的房贷、以及还朋友借来的部分资产,最后导致的是两人月光、一发工资全还钱了,这是目前身边购房朋友的真实写照。那我认为这就是负债。且这栋房子的用途并非坐等升值卖出,而是两人结婚等事宜的刚需,购房的支出并未带来使资金流动起来的作用,反倒套牢了自己的资产,可能一个月2k的投资资金都难以保证。这就是买进债务。时刻记得这幅图,让自己的资产流动起来,以带来更多工资以外的收入。

3、增加你的收入来源

这一点在看某本职场理财书的时候也有提到,工资不应该是你收入的唯一来源。M总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靠这点工资,我可能会在北京饿死。”虽然我也知道他工资不低。除工作外,他利用自己的时间接项目、写文稿发表.....这些都成了他每月的其他来源,且比工资高出好几倍收入。我觉得这是件挺了不起的事情。“学业不应单一,并非学烹饪就只扪心钻研”,麦当劳通过买汉堡起家,到最后却以最大的房地产商成为更牛逼的头衔。增加收入来源的主要途径,还是博学。这也是为何大都提倡做一个“斜杠青年”。既有专攻,又广文博识。专攻给你带来固定收入,而博识就是多来源的源头。

所以无论对何类事物,占卜、乐器、跳舞、做饭、写文字发文章、发明专利(想起农民致富频道)只要你有心且做到比50%的人好,这就有可能成为你的又一来源,如果比80%的好,那就已经是这个领域不错的人选了。

4、克服困难:

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太害怕失败而失败

不要轻信身边的小鸡

懒惰因为忙碌而故意避免做很重要的事情

习惯把好的事情培养成习惯

傲慢这不重要,这点钱不重要,

5、开始行动

制定一个非常想要的目标,例如在40岁实现财务自由

每天的选择,做一点选择选择的重要性

慎重的选择自己的朋友、圈子

自律

花钱、花时间去学习、研究课

总之,为何穷?为何富 有根上的东西,但通过后天的不断积累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意识,穷人富人之间的差距虽不可一朝逾越,但今年比明年有钱有方法一点点,不断增加筹码,发展加速度运动,减少贫富物质、思想差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穷爸爸富爸爸》 论贫富差距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vg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