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

作者: 逃之夭夭的小麻雀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22:57 被阅读0次

08年毕业,去了县城一家私立幼儿园,毕竟对于是师范毕业的我还算在行业内工作。初来乍到,一群年轻人,互相介绍,很快就直呼其名或者小名,当然,在资深老员工的面前,还是恭恭敬敬的称呼XX老师。这是对资历的尊重。

两年后,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遂收拾收拾去了苏州,在这个人间天堂的地方,借宿在小师妹的厂里宿舍。宿舍,像大学里的样子。来自不同的地方,在同一个屋檐,更加地想靠在一起寻找温暖,隔阂瞬间的消失,用各自的昵称或者闺名,打个招呼,见面就是朋友了。

很快,找到了一份文职类的工作。离小师妹那有点远,搬出来租房子。新公司是一家台资型的外企,不同于外界传说的那种抠抠索索的工厂,研发型高科技人才类的。入职第一天,取了英文名,跟同事都用英文名以及名字互相认识,走到总经理那里,“Victor,顺仁”他边说边站起来,内心满满的震撼,毕竟刚从乡下来,还沉溺于村长也是官的生活里。走一圈下来,发现只有会议室是有门的,可以有隐私的,其他大大小小的领导们都是敞开式的格子间,工位都在最后一排,勉强保持点神秘感。平等尊重,这是对工作的态度。

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去了另外一座城市。找了两三份类似于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都不长,这些小公司没有什么名气,人也不多,但是对于上下级关系骄傲又夸张,对于新员工漠视与孤立,上演一波又一波,人来人往,走路不留心,我想我是深受上家的礼遇,还没有适应这些文化,只能默默退出。

缘分,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都是可遇不可求。兜兜转转,来了一家行业内的龙头公司,上市公司500强,大家都在安静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诠释着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企业文化,资历老的同事被称为姐,随着年纪的增长,90后的入场,我也被称呼为名字+姐或者姓+姐,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体现着友爱互助,我想这是对事业的追求,同一条船同一颗心。

结婚生子,每个女孩经历截然不同,而我,为了家庭,退出了奋斗了八年的职业,选择了回归,重操旧业,进入了一家私立幼儿园。有点茫然,真真是社会进步了,人冷漠了,也或许是关注点不一样了。来了也快一年了,仍然不知道大部分老师的微信电话,私下无交集,上班规定不准窜班,于是,桥归桥,路归路,在很多其他方面凸显出不和谐的节奏。前两天,驻守在幼儿园的一位老板巡园,喊我:喂,喂,喂。以为他在打电话的我毫无反应。常说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在对待孩子对某些事情上有激进的行为,大概不仅仅上因为工资低吧~

可大可小,称呼其实也只是个代号。但每次相见,不都是从一个称呼开启畅聊模式,共情,互相吸引。

相关文章

  • 称呼

    张爱玲一篇散文《必先正其名也》,讲了关于很多关于名字的东西。名字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个符号,一个标记。这个符号或者...

  • 称呼

    同学:老师,有个人叫你阿姨。 我:谁叫的?难道不应该是姐姐么?

  • 称呼

    08年毕业,去了县城一家私立幼儿园,毕竟对于是师范毕业的我还算在行业内工作。初来乍到,一群年轻人,互相介绍,很快就...

  • 称呼

    一次在食堂里,同行的伙伴说起当天下午在台历的感受,说是听到台里的老师们互相称呼“亲爱的”让她一时无法接受。后来还说...

  • 称呼

    无称呼→喂→你→程方姝→喂~→姝姝~→姝→她→无称呼 航空公司陆陆续续都来找工作了,空管局还没什么消息,还有半年尘...

  • 称呼

    1、第一次被称呼阿姨的感受 人与人之间都有称呼。 “阿姨,往里面走一下。”第一次被一个陌生人称呼阿姨心里有点别样的...

  • 称呼

    李学良被分配到了镇上,在大学生还不是很普遍的年代,农村乡镇里能分配一个本科生实属不易。张建峰是镇上的老干部了,快5...

  • 称呼

    记得小学快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聊天,妈妈说舅舅工作能力很不错,受到表扬什么的。我就问了一句,他获得三八红旗手了吗?

  • 称呼

    家里的人都喜欢全名一起叫着 习惯没觉有别 直到后来才发现 原来大家大多都有小名的 大胖,二胖 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

  • 《称呼》

    《称呼》 冰天次升 孙先生 蒋委员长 毛主席 历史中走过的人物 留下了丰碑 也在后人的心中 种下了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称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wi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