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两国交战。领兵者乃诸葛、司马。二人皆当世之人杰。
一日,诸葛孔明突接线报,称魏军司马亲率精兵五万,前锋距城不足五十里。而此时蜀郡空虚,军马尽数外遣,只余两千老弱病残之数,毫无战力。孔明当机立断,令城门大开,城中百姓不可高声喧哗,不可神色慌张,一切尽如平日。布置停当,又命两童子随其登城门,立于身后,自己则坐于城头,抚琴高歌。
司马拍马至城下,见状,甚是惊恐。思诸葛一生,从不犯险,现有如此这般,必定有诈。遂命三军,极速撤退。
这便是诸葛亮摇琴三尺退雄狮的故事。现在重读故事,却又有另一番思考。试想遇此状况,一般有三种抉择:①掩军杀入,吕布之流所为。②主力城外稳住阵脚,派小股精兵试探虚实再做部署。③如司马懿般大军掉头离开。
(不敢妄下定论)司马懿退军,心中所虑并非城中虚实埋伏,而是自身前程。魏国掌权者,曹氏。司马氏,功高震主,为曹氏所惧。曹氏重用司马懿皆因诸葛孔明数次讨伐中原,令魏国损失惨重,司马懿临危受命方止蜀国伐魏之势。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则走狗烹。孔明被杀,司马懿也必定被灭。当然,司马懿对诸葛亮或许也有惺惺相惜的感情。
这种细腻心思,不得不令人佩服。三国尽归司马懿不无道理。
以上纯属妄加猜测,毕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司马懿之心只能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