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诗句碎片里的冬至,这泼天的情感流露!

诗句碎片里的冬至,这泼天的情感流露!

作者: 静静伴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08:50 被阅读0次

一周前留了家庭作业:搜罗诗句里的冬至。

结果很惨淡,就我自己在兢兢业业的写作业... ...

所以,硬拉上孩子们观摩我的劳动成果,

被感受一下诗句冬至的泼天情感吧!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 ...

“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1

唐诗宋词

《冬至》

杜甫(唐)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PS:杜甫笔下的冬至是孤独的。长年为客,流落异乡的杜甫每逢佳节都会生发无穷感慨,此诗正是其在夔州弃官飘零以来的第九个冬至日所作。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PS:白居易笔下的冬至有些自怜。独身在外的佳节,形单影只之时,憧憬着亲人们如同自己思念他们的一样,也在思念着自己。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宋)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PS:苏轼笔下的冬至是通透的。花开是景、花落亦是境,在苏轼的眼中,心中有景,处处皆是景。就像他的东坡肉、烤羊蝎子、烤生蚝... ... 都是逆境人生的点点通透之光!

《辛酉冬至》

陆游(宋)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PS:陆游笔下的冬至是悲怆的。谁能体会壮士暮年,壮志未酬时依然憧憬明天的情怀?

2

近现代散文

1、林清玄

(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那是很多年前冬至的记忆。父亲逝世后,在冬至这天,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齿边。

PS:林先生笔下的冬至是成长和思念。思念的痛楚在于,岁岁年年如是过,人人物物无处寻... ...

2、肖复兴

(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

冬至到了。寒冷的冬天来了。在老北京,即使这时候已经进入数九寒冬,街头卖各种吃食的小摊子也不少。萝卜挑,是其中一种。

萝卜是老北京人冬天里常见的一种吃食。特别是夜晚,常见卖萝卜的小贩挑着担子穿街走巷的吆喝:“萝卜赛梨!萝卜赛梨!”老北京人管这叫做“萝卜挑”。一般卖心里美和卫青两种萝卜,卫青是从天津那边进来的萝卜,皮青瓤也青,瘦长得如同现在说的骨感美人。北京人一般爱吃心里美,不仅圆乎乎的像唐朝的胖美人,而且切开里面的颜色也五彩鲜亮,透着喜气,这是老北京人几辈传下来的饮食美学,没有办法。心里美也有多种,分绿皮红心、白皮粉心、红皮白心、红皮绿心。其中最佳品种是红皮白心,说是白心,其实是白色如雪中夹杂着一丝丝红线,好像血丝,红白相间,透着细腻喜人。这种心里美,水分最足,还带着丝丝甜味。如果切成丝,撒点儿糖,点点儿醋,伴着吃,颜色就诱人无比。

“萝卜挑”,一般爱在晚上出没,担子上点一盏煤油灯或电火石灯。他们是专门为那些喝点小酒的人准备的酒后开胃品。朔风呼啸或者大雪纷纷的胡同里,听见他们脆生生的吆喝声,就知道脆生生的萝卜来了。那是北京冬天里温暖而清亮的声音,卖心里美嘞!卖卫青儿嘞!和北风的呼啸呈混声二重唱。民国竹枝词里也有专门唱这种“萝卜挑”的:“隔巷声声唤赛梨,北风深夜一灯低,购来恰值微醺后,薄刃新剖妙莫题。”

人们出门到他们的挑担前买萝卜,他们会帮你把萝卜皮削开,但不会削掉,萝卜托在手掌上,一柄萝卜刀顺着萝卜头上下挥舞,刀不刃手,萝卜皮呈一瓣瓣莲花状四散开来,然后再把里面的萝卜切成几瓣,你便可以托着萝卜回家了。如果是小孩子去买,他们可以把萝卜切成一朵花或一只鸟,让孩子们开心。萝卜在那瞬间成为了一种老北京人称之的“玩意儿”,“玩意儿”可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可以把玩的艺术品呢。

前辈作家金云臻先生曾经专门写过卖萝卜的小贩给萝卜削皮的情景,写得格外精细而传神:“削皮的手法,也值得一赏。一只萝卜挑好,在头部削下一层,露出稍许心子,然后从顶部直下削皮,皮宽约一寸多,不薄不厚(薄了味辣,厚了伤肉),近根处不切断,一片片笔直连着底部。剩下净肉心,纵横劈成十六或十二条,条条挺立在内,外面未切断的皮合拢起来,完全把萝卜芯包裹严密,绝无污染。拿在手中,吃时放开手,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

卖萝卜的不把萝卜皮削掉,除了为好看,还为了不糟贱萝卜,因为萝卜皮有时候比萝卜还要好吃,爆腌萝卜皮,撒点儿盐、糖和蒜末,再用烧开的花椒油和辣椒油一浇,最后点几滴香油,喷一点儿醋,又脆又香,又酸又辣,是老北京的一道物美价廉的凉菜。这是老北京人简易的泡菜,比韩国和日本的泡菜萝卜好吃多了。

当然,更重要的,冬至之后吃萝卜,在老北京人看来,更有其养生的功效,叫做这时候的萝卜赛人参。

PS:肖先生笔下的冬至是轻快美味的,一只萝卜搭上一段手艺,字字句句中好像我手里也小心翼翼的捧着漂亮的萝卜挑,嘴里脆脆生生的嚼着酸辣甜鲜的萝卜... ...

3

被发现的冬至故事

姐:那个,妈妈,要么我贡献一个问题吧!

妈:你真是配合我,让你搜罗诗句没有,还好意思问问题... ...

姐:我自问自答还不行吗?主要是让我弟长长见识(跟弟弟抛了个媚眼)。

弟:好啊,姐姐,故事好听,妈妈这些东西我听的都要睡着了... ...

我正在无语难过中,极度怀疑人生,我这是用力过猛了?姐姐却得意的看着我,笑的那叫一个花开富贵... ... 然后掏出她鼓捣了半天的平板电脑,我怀疑她要现查现卖:

姐:还是得姐姐来吧,妈妈要么您靠个边?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吗?

弟:饺子好吃,特别是妈妈包的酸菜肉馅... ...

姐:哎,吃货的脑回路。原因是这样的:相传,东汉时张仲景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所以“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就是打这来的... ...

弟:吃饺子还能不冻耳朵?那还讲什么故事,包饺子去吧... ...

相关文章

  • 情感的流露

    一般的记叙文记叙事物,多少印上一点作者的心情,前面已经说过了。有一种记叙文,作者所以要写作的缘由并不在记叙他所写的...

  • 情感流露

    年少时的承诺太炽热也太轻率,喜欢也只凭着莽莽撞撞的热血,永远在一起、永远做好朋友、我以为永远便真的是永远。 彼时我...

  • 自然的情感流露

    看比赛的时候,场上若有自己支持的队伍,自身情绪就特别容易随着场上的局势而波动。除了单纯的因支持的队伍获胜而开心、失...

  • 写在2019年冬至里的诗句

    在2019年的冬至采撷一缕阳光温暖未知的征程无须惧怕把生命中的狂风暴绽放成数九寒天里的红梅以青松的品质凌寒不屈,坚...

  • 那些关于冬至的诗句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

  • 关于冬至的农谚诗句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

  • 摘抄:冬至诗句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

  • 理性的帮助不如情感流露

    可以用一句很俗套的话来总结我想说的,再多的安排与举动,都不如一句耳边的我爱你。很多时候,你认为的理性分析,你认为的...

  • 和母亲“决.裂”

    我听到玻璃碎片的声音,冲上楼查看究竟。 玻璃杯碎片洒了一地,杯里的茶叶也泼的到处都是。H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呼吸急促...

  • 自由书写107‖ 辛苦这么多年只为找到回家的路2018-09-2

    今日塔罗:圣杯1 情感的流露。圣杯1预示着情感的流露,但此时的情感还没有分化,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中,它充满了活力,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句碎片里的冬至,这泼天的情感流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x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