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有一家5年老店,只要接了一个回忆录单子,便有一个故事的发生。在众多故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战争这个主题。在二三十年代,有三位老人先后出生于辽宁、河南和安徽,他们的人生因战争发生了改变。
出生在辽宁海城的杨老先生,先后经历多次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成立1年时,父母先后因病去世,12岁的他便跟着出嫁的姐姐到沈阳生活。读了三年书,学了三年徒,他在姐姐的帮扶下,结了婚,并以木匠的身份开始谋生。谁知在一次出行时,被警察狠狠地扇了两个耳光。与此同时,家里唯一的亲人姐姐也因病去世了。于是,他立志考上警校,成为不被欺负的一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考入警校,成为一名户籍警士,全家也搬到了抚顺去工作。然而,1945年,日本战败,东北光复,已经成为伪满警长的他,带着全家老小逃回沈阳开始学做生意,结果挣的钱被进驻的苏联人抢光了。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对战,沈阳被围城,全家人没有钱、没有食物吃的生活。一日三餐全是野菜,结果二儿子得病没钱治疗而去世,全家想办法出逃,逃到了安东,做起了汽车零件售卖小生意。日子前所未有好起来,但抗美援朝爆发了。美军飞机在安东上空投放炸弹,炸死了当地许多人。无奈之下,32岁的他带着全家投奔天津的朋友,开始了从个体劳动者到器材厂厂长的新生活。
出生在河南焦作的廉女士,自抗日战争爆发后,家里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最小的妹妹生下来被送了人。好不容易租了一块地种上大烟,结果被日本人统治的皇协军给抢走了,全家陷入了绝望,最后父亲被活活地饿死了,哥哥也被皇协军打死了。家里只剩下了母女俩,还有一个已经出嫁的姐姐。没有饭吃,12岁的她做了童养媳,日日给人做家务。抗日战争胜利后,15岁的她逃回姐姐家里,同时得知母亲因病去世了。因姐姐一家无力养活自己,16岁的她说了婆家,结果被家暴。1947年,全民运动爆发,她抓住机会,勇救村支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没多久又被大家选举为村长。在带着村民土改的时候,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并决定入校读书,开始新的人生。
出生在安徽黄山的余老先生,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母亲因为意外而去世。失去了母亲,入赘的父亲只好外出打工,自己的妹妹也被送了人。家里七口人,只念了3年书的他,只能回家干活。割草放牛,砍柴种地,一年四季,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平日里也没有衣服穿,也没有床睡,还要被姑姑责骂,15岁的他在全国解放后跑去当兵,结果因为奶奶与父亲的陈旧观念只能回到家里。16岁的他不甘心,再次偷偷跑去当兵,结果第二次家人未成功阻挠。从独立营到新兵团,再到农业建设第五师,成为警卫员的他,在军队里学习知识,扩大了眼界。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他被编入铁道兵第十一师参加抗美援朝。因为要抢修铁路,铁道兵没日没夜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睡觉。生活条件艰苦,每日吃的食物有限,两年多下来,18岁的他身子非常瘦弱。而在朝鲜唯一能够感到快乐的日子,便是教导员的学习指导,与朝鲜人民的短暂相处生活。1953年,回来后的他成家立业,开始踏上了从机械技术员成为铁路站站长的新生活。
一段段回忆结束了,每每经历主人公所生活的那些年代,都会留下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那时候几乎每个家庭的不幸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而那些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人,他们的故事,都值得可歌可泣。
老店还是那个老店,故事却不断发生,未来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