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手写我心”是有这么多讲究的。自2019年4月21日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后就开始写作,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记录,也挑战了日更,但是写作水平并未有明显地提升,有了写作的欲望与坚持的毅力,缺乏的是阅读的积累与方法的指导。
第一时间入手这本书,确实让我如沐春风。书中十一章内容所提到的写作类型,我基本上都有写过,但是缺乏方法的指导,文章的质量并不高,书中的条条建议通俗易懂,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师专业写作是教师通往职业幸福的毕竟之路,但是这条路必定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但是凡事坚持下来就会有成效。
把握好“成长关”,在成长的路上不急不躁,用心做事,写作非一日之功,但是每一小步的积累都有用。争做研究型教师,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这本书的第十章用5条建议向读者阐述了如何给报刊投稿,在第59条建议:从阅读与熟悉报刊开始学习投稿吴老师谈到在一篇文章投出之后,一段时间没有音讯,就在你几乎要忘记时,突然有一天你得知文章发表了。在欣喜之余,还应抓住间接的编辑指点的机会——将已发表的文章与自己的原稿对比一下,仔细研究有哪些改动。向编辑学习如何使文章增色。
我准备好了一篇文章,准备向《教育时报》的“班级”这个栏目投稿。原来是1698个字,删删减减一下午留下了1067个字,虽说字数还多,但是以我自己的水平也只能修改成到这个程度了。说实话能够刊登我特别意外,之后也写了一篇比对稿,有几个朋友发来信息说这样的比对很有价值。
这是部分对比的段落:
原文:教学进行中,我对她的关注并未停止,再次练读时,又来到她的身边,惊讶地看她没再吃手,我俯下身领着她再次读了起来,这一次她完整地跟读下来了。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在我的激励下,她战胜了恐惧,也在内心埋下自信的种子。分别时,我特意看向她,她向我投来甜甜的微笑。那一刻我无比幸福。
刊登文:教学进行中,我对她的关注并未停止,再次朗读时,又来到她的身边,惊讶地发现她没再啃指甲。我俯下身领着她再次读了起来,这一次她完整跟读下来了。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反思:“练读”一词不够通俗易懂,容易引起歧义,需要在表达上多加注意。这一段中删减了一些非必需的动作和部分感性化语言,好的文章是给予人想象空间的。
勤能补拙,学以致用才是关键,用心吸收了书中的建议后,一定要去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深刻地反思,也才会有所提升。
阅读的过程,感觉每一句话都值得被记录下来,读后我敢说我会写了,但至少在写任何一个类型的文章时,我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今后需要努力的写作方向:用心发现,及时记录,形成系列,积极投稿,不断反思,总结提升。由读到写的过程,必定需要历经千难万险,重要的还是自我的执行力,也就是真正地尝试与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