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经济学有什么用》,谈到了该不该担心收入不公平?
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永远罗列正当和反方各色经济学家的观点,最后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具体的选择。所以,理性大概就是这样没有明确的判断,因为具体的事情往往比理论更实际。
大概经济学家的空口白牙不会降低他们的真金白银吧。也对,我所看到读到的的经济学家炒股,反而大亏特亏。当理论和实际相去180度的时候,那些经济学家为啥还恬不知耻的搞研究呢?毕竟还有一门课叫金融学。
回过头来,聊聊收入不公平。
一、不公平的经济学家理论
弗里德曼讲,不公平存在的好处有三点,翻译一下就是:1.不公平是当前经济社会激励措施,有利于增加收入;2.不公平是政治自由社会允许的一种选择,如果公平了,就会影响政治自由;3.不公平没有那么普遍。还有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也认为,重要的不是公不公平,而是绝对收入水平的增加。
貌似讲的很有道理。
另一边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讲:“我们应该关注不平等,因为经济不平等与政治不平等以及既得利益集团巩固其社会优势息息相关。”
我也赞同克鲁格曼的观点,拥有强大的社会安全体系和全民医疗保险体系会鼓励人们的冒险行为,并增加两代人之间的社会流动性,正如高度不平等会降低社会流动性一样。
二、我的想法
如果社会福利提升,提升到像北欧,瑞典等高福利国家。
我想象一下在那样的高福利国家,即使没有收入,凭借基本的社会保障也可以居住不愁,衣食无忧。那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创造价值啊,那我为了实现人生的富足,自然会投入研究,投入创造中。
比如创业。因为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敢于创新,因为不怕失败呀!这就是强大的社会安全带来的冒险精神。不必为生存担忧,不必为父母子女的生活担忧。
另外,因为社会的公平,阶级差异就不是很明显,这种来自不公平的戾气就不存在,因为人人生活舒适,恬静。
当然,这样的社会应该产生在崇尚勤劳的民族,崇尚为他人奉献、崇尚创造创新的民族。否则就成了一潭死水。
就像当年中国杂交水稻和日本杂交水稻的竞争。有人问袁隆平,为什么日本科技水平比中国高,资金比中国雄厚,比中国研究的早,为啥中国先成功研制出了杂交水稻呢?
袁隆平想了想回答说:可能他能没有感受到饥饿的滋味。
三、理想社会
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贫穷。我们在追求社会平等的同时不要忘记根本前提是社会进步。
如何分配社会资源,也应该以有效促进社会进步为前提。
只是对于社会进步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搞来搞去,我也习得了讨厌的经济学家的一点可恶,留下了两派都不得罪的观点!允许差异化存在,是不是社会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