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诗歌,共享。读书•写作•遇见
老舍谈写作:熟才能生巧,不断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老舍谈写作:熟才能生巧,不断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作者: 伊小仙 | 来源:发表于2021-06-08 08:08 被阅读0次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工作方法。有的人须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写成一部剧本的初稿,而后又用很长时间去修改、加工。曹禺同志便是这样。他大约须用二年的时间写成一部作品。他写的很好。我性急,难取此法。我恨不能同时写三部作品,好的留着,坏的扔了。

对于已经成名的剧作家,我看曹禺同志的办法好(虽然我自己学不了他),不慌不忙地写,极其细致地加工,写出一本是一本,质量不致太差。我的勇于落笔,不怕扔掉的办法可能有益于初习写剧的人。每见青年剧作者,抱定一部剧稿,死不放手,改来改去,始终难以成功。于是力竭气衰,灰心丧胆。这样,也许就消沉下去,不敢再动笔。假若他敢写敢扔,这部不行,就去另写一部,或者倒会生气勃勃,再接再厉。既要学习,就该勤苦。一战成功的愿望一遭到失败,即往往一蹶不起。我们要受得住失败,屡败屡战。在我们写的多了之后,有胜有败,经验丰富了,再去学曹禺同志的办法似较妥当。

只有勤于动笔,才逐渐明白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得到提高。有的青年剧作者,在发表了一部相当好的作品之后,即长期歇笔。他还非常喜爱戏剧,而且随时收集写作资料。可是,资料积蓄了不少,只谈而不写,只虑而不作。要知道,笔墨不落在纸上,谁也不知道资料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找戏。跟别人谈论,大有好处。但是归根结蒂还是要自己动手去写才能知其究竟。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业精于勤”,信非虚语。

相关文章

  • 你想知道的写作原则,都在这本小红书里

    老舍先生曾说过: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成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触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在初...

  • 老舍谈写作:熟才能生巧,不断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工作方法。有的人须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写成一部剧本的初稿,而后又用很长时间去修改、加工。曹禺同志便是...

  • 写作路上指明灯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

  • 模仿与创造

    材料一: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

  • 跟名作家学写作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教我们如何写作出好文章: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

  • 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 2019-03-16

    ——《老舍先生初谈写作读后 老舍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老舍先生谈初学者写作》中给初学写作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其...

  • 读书笔记|浅谈文学修养

    生活经验、社会主义思想与道德品质、写作技巧,和文学知识都凑在一处,才能算是文学修养——《老舍谈写作》 在老舍看来,...

  • 本能写作100讲61:写作,熟为什么生不出“巧”

    本能写作100讲61:写作,熟为什么生不出“巧” 1 一句老话,尽人皆知的,但这句话搬到写作上,却不一定见效。 熟...

  • 熟,才能生巧

    最近特别想去练茶,细细算下来,大概有三四个月没有碰茶具了。 当耳边响起熟悉的韵律,触碰到久违的茶具时,内心甚至有点...

  • 熟,才能生巧

    晨练打卡第63天 窗外在下雨,淅淅沥沥地,缠绵悱恻。我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休闲地读着我喜欢的文章。 刚刚在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谈写作:熟才能生巧,不断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dd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