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所以,对于清朝的历史最多的就局限于康熙、雍正、乾隆三爷父子那点爱恨情仇上面,那也得多得琼瑶阿姨的帮助。
结果,无意在众多的成功学中多次听到了一个名字,“曾国藩”。于是,我就很好奇,买了这本《曾国藩传》。

先看看百度,曾国藩是谁。

百度百科说自幼勤奋好学,6岁上私塾,8岁读四书,14岁能读《周礼》等,其实啊,曾国藩资质平平。而且,连续6次秀才都没考上。第六次不仅落板了,并且还落得典型的反面教材,被学台“悬牌批责”,被主考官称为“文理欠通”。
大清顺治九年(1652),给考试定了“六等黜陟法”,分别是“文理平通者列为一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列为五等,文理不通者列为六等。”相当于,全省通报批评,写的文章狗屁不通。
相传,还有个一个民间故事说明曾国藩资质平平。
说曾国藩小时候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是不会睡觉的。有一天黄昏,他坐在书桌前开始背《岳阳楼记》,结果来了一个小偷,潜入他家,爬到了房梁上准备等曾国藩睡着了就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课文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都在房梁上睡了两觉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背书。“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謪守巴陵郡......”,听来听取,连小偷都会被了。到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骂道,“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就从头到尾的背了一遍,摔门而却,留下曾国藩在屋子里目瞪口呆。
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后来却成了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官员。还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甚至在他死后,清王朝还追加了他“文正”的谥号,在专制帝国时代,这可是一个文臣死后能够享受的最高礼遇了。
所以,我也是非常好奇,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相信,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跟我一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曾国藩",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曾国藩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