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未读完先有感
一、《湿营销》这本书
首先,向书名译者致敬,英文版书名《No Size Fits All: From Mass Marketing to Mass Handselling》,翻译成“湿营销”,这让我对译者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以及社会语境地把握简直叹为观止,就一个“湿”字,文艺范可以想象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各种弹窗小编喜欢的应该是“湿身”
之类简略到直达人心的词语。
这本书成书于2009年,国内速度还是很快的,2010年就出中文版了,我是在Kindle上看到的,才2.99,推荐购买正版,这个价格实在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对比下英文版的价格,真的要感谢下语文老师。
(PS:目前中文kindle版价格已经恢复到¥18
有兴趣了解中英文版本差异的同学可以去 亚马逊中国站参观下。
此处截个图给大家感受感受。
本书文字量不多,从Kindle大数据分析看,平均阅读时间是4小时搞定,另外,对于时间很宝贵的人来说,我觉得这本书50%的内容重点在绪言,30分钟可以精读一遍了。
值得补充下的是,这本书并非单纯的讲解 “营销术”的,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者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量,并且纯粹理论性的内容少之又少,阅读起来逻辑清晰,引用之处毫无违和感。
二、利基市场,身份即营销,营销即身份
《湿营销》的重点是基于利基市场、小众群体的营销理念,在Web2.0时代,人们依据自己的文化、经历、偏好,识别出在某一特定点上和自己保持同样偏好的同类。而营销的要务,是有能力找到他们,影响他们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在互联网上,人们同时拥有多个不同的身份,贴吧小吧主、QQ群主,或者粉丝团的骨干,每个身份都有他的追求,也许这个时点在某个环境中温文尔雅的和伙伴讨论生活,下一个时刻就为某事件展开针锋相对的激辩。
这种特性各异的环境,其实就是一个个小群体造就的,这里充满了潜规则(不要想歪了,这个潜规则是指小环境的话语规则),这种小环境往往容易产生权威,群体内部可以炮制一堆所谓的“敌对势力”以保证自己和群体的存在感,在这种小环境,个体如果不考虑退出,则会尝试放弃他们的一点点不合群的想法以求融入到整体中。
这种行为从心理学上说是“从众” 。
在这种环境下,营销的方向在哪里?
这本书给了答案
身份即营销,营销即身份
要想向这种碎片化、高度警惕的利基市场开展营销,最重要的营销工具就是信任。作为企业和营销人员,必须成为网络社群的成员才能进入这些兴趣各异、高度封闭的网络社区。
图片来源:<http://pixabay.com/zh/users/tommyolsson-606361/>在这种高度强调消费者个体联系的环境中,营销人员就像一个贸然闯入者,只能靠成员身份来推动,让群体成员替你做宣传。
三、理解“湿营销”
前面讲过“湿营销”,是译者充满中国文化的宣贯,整本书除了各种名人作的序之外,毫无“湿”意,反而看起来都是“干”货。不过既然推荐的是中文版,我觉得还是可以针对“湿”这个字写点我的理解。
个人浅见,至少包括了三方面的含义
1、“湿”是方法论
“湿”,从方法的角度看,排除了暴力、侵入式的做法,所谓的暴力、侵入式,是指宣传机器、开动攻势明显的宣传战,这种方式比如“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XXX”的反复播放,这种战术我觉得发展到今天,应该不会再有以往的辉煌战果。
2、“湿”是传播属性
浇同样数量的水,沙化严重的土壤容易湿,也容易晒干,蓄水能力弱,而肥沃的黑土却能够把水变成可吸收的营养,且耐晒。而把水浇在大石头的一角,即使多浇了三分水,可能另外几个角还是干的,这样就不具备传播性,湿营销就是要找到可以更有效传播湿气的环境。
3、“湿”是群体体验
同样以水举例子,社群是有生命力的,有自己选择的成长方式,人类社群毕竟不是种子,只要接纳到水和阳光就可以生长的,况且即使是植物,也需要水和阳光不同的配比,人类社群有着他们自己的喜好,并因此选择是否接受“水”,并且恰当好处的接纳“水”的数量和时机。
图片来源:<http://pixabay.com/zh/users/wolf23362-8529/>
四、小感慨,拥抱变化
互联网兴盛时,是没有分web1.0、web2.0的规划的,而web3.0一直没有真正出现的原因,只有一个,节奏太快,理论研究的时间没有了,就算有好事者再研究,等有成果,也变成历史了。
早几年智能手机还有很多OS活着的时候,还有 Web APP和Native App优劣的讨论,而现在手机操作系统iOS和Android双巨头的世界里,微软把windows Phone刷在小米手机上跑一把卖个笑脸都值得可喜可贺了。
世界变化太快,没有人再关心命名,web3.0是什么已经不值得探讨,在随身携带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仿佛拥有一个不限次数的神灯,有人笑言只要拥有一个新号码,就可以过上早上有水果、午餐有牛排,捶背有师傅、美甲上门来,出行有专车、免费还送花的经济生活,真得只要一个号码。
因为变革社会中的投资热潮,我们身处一个到处都是免费午餐的世界。
本质上,在变革的狂欢中,我们最大的投入就是我们自己的时间成本,投身于时代,持续学习、参与,才能遏制变革的焦虑,于欣欣然的大时代。
图片来源:<http://pixabay.com/zh/users/geralt-93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