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乡土中国》

读《乡土中国》

作者: 尘土_64e0 | 来源:发表于2021-04-28 10:39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看了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书中并非讲中国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而是在讲秩序、伦理和背后的规律,讲的是中国社会的操作系统。由于作者融贯中西,书中包含很多中西文化的对比:比如儒家与基督文化对比,中西家庭中心关系对比,西方的权利义务与中国的忠孝仁义对比。

《乡土中国》中最有名的理论应该就是“差序格局”了吧。与西方社会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的“差序格局”下,团体的界限并不清晰,无论是在亲属关系还是地缘关系中,团体以个人为中心,其覆盖范围是任意的,正如投石入水激起的涟漪。

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而后如同波纹荡漾开一样延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对应着儒家传统思想的“伦常”,如同我们常听到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等。按此“差序格局”处世,便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顺序,因此古代儒家讲求“克己”。持这种思想做事难免会出现“私”,因为以“己”为中心,必然做事会维护“己”的利益,这个“己”可以是一个团体,可以是家庭、氏族、甚至国家。因此西方国家好推广什么“普世价值”,而我们并不会。西方的基督教为了强化“无私”,甚至让耶稣是处女所生,其父亲是谁也没见过的上帝。这样没有现世的父子兄弟,就会“无私”。

团体格局是将道德观念或者法律构筑在团体和个人之上。如同美国《独立宣言》开篇:人人生而平等。基督教要求的也是“不分差序的爱”,有点类似中国古代“墨家”的思想——兼爱。但墨家思想在中国并无生存的土壤,儒家思想中的“仁”看似是“团体格局”的要求,然则并不是,孔子解释为:克己复礼为仁,仍然是差序格局的思想。中国历朝历代也有法律,但并不是为了维护公民的权利和规范义务,而是为了维持差序这个秩序而存在,与儒家的道德观念相辅相成。古代法律与近代法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产物。

总的来说,这本书很薄,但是却非常精彩,阐明了中国人行为背后的真实意义,读完有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

相关文章

  • 回归乡土社会

    回归乡土社会——读《乡土社会》有感内容提要:《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社会学著作,浓缩了中国...

  • 读《乡土中国》,感中国乡土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乡土中国》人类社会学中的经典。书...

  • 读《乡土中国》

    作为社会学入门书,毕竟是上个世纪所写的,语言有一点繁琐,有的地方读不太懂,但是中心思想都传达到我了。 这本书解开了...

  • ――读《乡土中国》

    “长老”即“学士”但凡年轻人遇到不知如何做,或者迷茫的时候,都可以向长老请教,而且也都会得的一些满意的答案。长老这...

  • 读《乡土中国》

    第一次听说费孝通先生的名字,是在一档叫做《大师》的纪录片上。当时我在看介绍潘光旦先生的专题,得知费孝通先生是潘光旦...

  • 读乡土中国

    费老的乡土中国有名,趁便宜买下,没两天读完,书不厚,确是有志之士的真知。之前曾看过相关的公开课,讲中国传统社会的心...

  • 读《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乡土中国》乃其于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乡村社会学”时连载文章的合集...

  • 读《乡土中国》

    在谈《乡土中国》的读后感之前,先来谈谈我为什么要在互联网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在手机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都读不完的情况...

  • 读《乡土中国》

    对于《乡土中国》,我早有意拜读,还开玩笑说要接接地气儿,但真正翻开看后才知道我还是低估了这本书。 《乡土中国》是本...

  • 读《乡土中国》

    真的是本巨难读的书,就是我以前说的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加在一起就不太好读的书。可能之前看的都是故事性的书,比较有情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乡土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fv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