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总是流行这两句话: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你老婆和你母亲同时落水,你先救那个。
这两句话有很深的意味,但无实际性的意义。先有鸡还是先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从历史学的角度回答,先有鸡后有蛋,那么请问鸡从哪里来?如果回答先有蛋后有鸡,请问蛋从哪里来?没有可提供的源料,就不可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强行回答就无说服力。
第二个问题,你老婆和你母亲同时落水,你先救那个?回答这个问题,涉及道德和自身体力的问题。如果先救老婆,被人认为不讲孝道;如果先救母亲,则可能有人认为相伴终生的是老婆,危急时刻不施救,将来如何相伴终生;如果同时救老婆和母弟,则自身体力有限根本不可能。
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没有实质意义。下面我们再谈一个问题,即:先有历史还是先有文化?回答这个问题,有实质意义。综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据史料考凭,先有历史后有文化。什么叫历史?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什么叫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基于上述的理解,其答案十分明了。先有历史后有文化,没有历史的存在,就无法形成文化的社会现象。历史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只是社会现象之一种,根据变化的需要可形成多种现象,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社会现象是以历史的客观存在而载体,不是独立之外的。
三则自问自答的习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问题不能主观,更不能臆断,应主客观相结合,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找到问题的实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