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参加了很多线下活动,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发现他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思维非常开放 愿意听你分享的信息,他们也会毫不保留的分享他的一些心得,所以每次参加一次活动,都会感觉能够从他们身上吸取到知识和能量;而如果身边这样的朋友比较多,那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因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会很主动的帮你出谋划策,不会让你孤身奋战。
而思维方式比较开放的人,大多有些非常优秀的特质:
--喜欢接纳新的事物
有开放性思维的人 ,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注重自我成长,所以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感,希望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让自己变得强大。
而封闭性思维的人却不同,对新鲜事物大多采取一种抵触态度,更加偏向于停留在自己认知范围内,认为离开了自己的领域会不安全。
--包容不同的声音
开放性思想的人 一般都比较自信,能够虚心的聆听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并且认真思考别人建议,做出积极改变 或 纠正已有的错误。
封闭性思维的人 则比较顽固保守,更加在意自己的感受和自尊心,所以没法容纳不同的声音,这样会导致重复犯错 停滞不前。
--喜欢接受新的挑战
开放性思维的人 大多有一颗进取的心,不会担心失败,对于那些超于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也会敢于接受挑战;
封闭性思维的人 则尽量避免新的挑战,对自我能力充满着怀疑,害怕犯错误或丢人,所以习惯性的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也会导致我们会有不同的人生,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一些案例:
中国是一个历史有悠久的国度,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出现很多朝代,有比较开放的朝代,当然也有比较封闭的,不同风格的朝代,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命运; 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唐朝 就比较开放,经济发达 文化昌盛 包容自由,主动输出自己的文明, 在当时是各国学习的榜样,在现代也有深远的影响。 封闭的朝代 比如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清朝,自建国以来一直闭关锁国,西方正在经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变得富强时候,清朝却一直以天朝自居对外不闻不问,对外界变化毫不知情,最后只能被西方列强侵略赔款割地。
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 是开放性还是封闭性?请一些好朋友做评价,都一直认为 我还是不够开放,有时候比较封闭 喜欢常在角落自己呆着,一些需要自己站出来时候,但是并没有行动或保持沉默;
那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答案是思维定势 自我设限,特别是遇到新的挑战时,可能会习惯性的退缩,丧失很多机会。
如何去改正自己的问题,去打破思维的墙,消除自我设限?现在有两个措施:
1. 尽量的去见人 参加活动,增长自己的见识,让那些高频段的人影响自己,给自己提建议;
2. 每周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技能,让自己保持开放状态,也让自己的大脑保持学习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