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01 余风云

这个绘本故事的主人公叫瓦斯蒂,她在美术课上什么也没画,别的同学已下课走了,她还在座位上。老师过来了,看了她那张白纸,没有质问,没有冷眼,她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啊!一场雪暴中的北极熊。”是的,你没听错,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瓦斯蒂也像我们一样,心中或许有疑问。但她表现出来的则是不屑与愤怒。孩子很真实,也很直接。“真滑稽!”瓦斯蒂说。“我压根就没画!”
遇到这样的小孩,想必很多大人都会手足无措吧。你会骂她没大没小,说她是个大笨蛋?还是直接上去“动手动脚”呢?
而瓦斯蒂的老师却笑了。这笑容惹得瓦斯蒂心里怒火中烧,她抓起画笔,在画纸上用力的一戳。她在干嘛?反抗吗?不,不是的,她很听话。因为老师让她画一条线,或一个点,她做到了。
当你收到五彩斑斓的画稿时,你一定心花怒放,说不定也会随着孩子童真童趣的画笔,飞扬起你久违的童心。可是,面对这么一个无礼又“笨拙”的女孩,你会如何面对她?怎么看待她的这幅画?
这位老师,她拿起画纸,居然仔细研究了半天,和女孩说的那句话居然是:“现在,签上你的名字。”这句话是不是很常规,写完作业,签上大名,交卷呗。画完画,签上名,完成任务啦。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幅仅有一个小点的图被美术老师镶嵌了金色涡型的画框,挂在了她的办公室里。是不是不可思议?的确,像这样奇怪的老师,我们很少见呀。

正是这幅画有了这样的待遇,对一个小女孩来说,会有怎样的冲击?瓦斯蒂看到自己的画被老师这样挂起来后,对她的画又有了新的看法,对自己也有了新的突破。她觉得自己还可以画得比这幅更好。所以,她拿起了水彩,开始作画了。
你或许会说,孩子天生就会画画呀,这有什么奇怪的?
在我们大人看来简单又轻松的能力,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有人有阅读障碍症,有人有学习困难症,有人四肢运动不协调等。
或许,还有其他情况。比如有人本就拥有某方面的能力,只是孩子不知道,你我也不知道。所以,在日常中,那些本该属于孩子的能力,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
这样一想,是不是很后怕?
作为协助孩子成长的大人,我们肩负着多大的使命?我们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他的一生。说得再夸张一点,也有可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
再回头看看,我们这位瓦斯蒂后来怎样了?
自从她拿起了画笔后,就进入了绘画世界,她在艺术的海洋徜洋着。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将从美术老师那里得到的启发传递了出去。在她的美术展览会上,她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也给予仰望她的小男孩以鼓励,用的就是她美术老师的在她身上使用的方法。
在瓦斯蒂身上,我看到了传承,看到了影响力,更看到了人一旦被唤醒,她身体里隐藏的能力就将爆发。
是的,就是这样!能量爆发后的状态让我们刮目相看。可是,瓦斯蒂身上的小宇宙是怎么爆发的?
在绘本开头,我们看到,课堂上那个交白卷的人是谁?对,就是瓦斯蒂。图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个挑逗着眉尖,以轻蔑的态度,“顽固”地对抗着老师的女孩,特别是老师让她画线或点时,她的暴躁在简单的画面里体现得酣畅淋漓。
就这样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她变了,整个人焕发着勃勃生机。在美术上的创造力,如涓涓细流驶向更远的远方。
若我们以习以为常的态度来对待一个这样的孩子,后面还会有艺术的瓦斯蒂吗?真不敢想象!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能像这位美术老师一样吗?
我想到了我的写作课堂,像瓦斯蒂一样的孩子,我要怎样对待他?很多所谓的“中等生”和“差生”,真的如我们所说的那样吗?还是他们的小宇宙没有被我们激发起来?
绘本《点》,给我的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觉解。只要我们能给孩子一点点信心和耐心,多一点点鼓励和赞美,多一点点相信和尊重,我们撬起的就不只是小小的地球了,孩子的小宇宙也会被我们唤醒!
“瓦斯蒂”是我们常见的孩子,希望我们也能像她的美术老师一样被孩子们遇见。多一个拥有这样智慧的大人,就多一个孩子被“看见”,也多一份美丽的相逢。人生路上,孩子也会不期而遇更多的芬芳与美好,同时,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亮,更能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