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微信朋友圈一个朋友发的一篇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的一篇文章,见解独特,思想深刻,以前专门买过他的《沉默的大多数》,在里面看过这篇文章。不过那天在手机上看这篇文章时却花了不到两分钟,看了一下开头就直接往下拉结束阅读了。想想也是,现在是信息时代了,哪有大把的时间用来阅读思考了,往往我们在手机上看文章时就是一拉而过,点击收藏,实在是缺少了思考内化的过程。于是我就给朋友文章下留言不如纸质书来的深刻,起码看纸质书会有那种书籍的思考和厚重感。这也是我想写下这个系列文章的原因之一,希望在手机上能够以大家切身相关的东西来促使思考,多停留些时间在阅读和思考内化上面。
废话不多言,经济学是一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问,即使不是从事经济相关的工作,去了解经济学也是对我们大有裨益。首先说说经济学的起源。
“经济”这个词是一个舶来品,本是古希腊人的一个发明,后来日本翻译这个词的英文economy时用了两个汉字“经济”,当时的国人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遂将这个词拿来用。在中国古代,经和济是分开来用的,经世济民就是指“治理世界,普度众生”,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有着天壤之别。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产生于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亚当·斯密被称为经济学界的牛顿,足可见他在经济学界的地位。
再来说说经济学的作用。人总是对现实生活的现状不满意,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总是充满向往之情,这叫做欲望,欲望就是人们心中有想要的东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即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求,我们要穿衣御寒,吃饭充饥,如果这些最底层的需求满足不了,我们更本无法生存下去。如果这些需求满足不了,就会犯罪,疯狂。当不愁吃喝了,我们就在乎安全了,这是第二层的欲望。希望自己和亲人朋友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第三层次是感情上的需要,人是感情动物,我们渴望得到友爱和归属。所以会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有稳定的社会地位,渴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承认。希望别人不要冒犯自己。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时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有人一直提倡宣扬“无欲则刚’,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使表面上的“无欲”,也必定是用更大的欲望代替了较小的欲望。比如理想,保全性命等可以让人坚决抵制金钱,美女的诱惑。所谓无欲只不过是用一种欲望代替了另一种欲望而已。而只要有欲望,就会有痛苦,就会有烦恼,那我们拿什么来满足欲望,摆脱痛苦和烦恼呢。在经济学领域里有一个专门的词"资源"。我们不讨论那些无穷无尽的资源,比如说是阳光空气水,这是相对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讨论的是那些稀缺性的资源,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这些“经济资源”。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不足以满足所有的欲望。该怎么办?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少欲望,压抑欲望。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痛苦。比如宗教中的某些教义。信奉宗教的人比常人的抑制能力要强,他们能够压抑自己的某些欲望。但这是有悖人性的,虽然有些效用。中世界的欧洲,宗教重新统治,疾病流行,文明停顿,历史没有一丝的进步。自从文艺复兴之后,近代科学随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国家开始萌芽生长。从那时候起,人类解决欲望和痛苦的方法,不在是压抑人的欲望,而是大力发展生产,提供更多满足欲望的手段。经济学正是为此而来:如何利用稀缺性的资源,满足人类的欲望。
经济学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资源是有限,不能什么都生产,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这是经济学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第二是如何生产,生产的手段有很多种,比如组装手机电脑,既可以采取人工来组装,也可以采用机器来。选择怎样的方式划算是需要考虑思量的。第三,为谁生产,产品只有到了消费者的手里,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这三者结合起来看,就是“资源配置”。总结起来,经济学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欲望,使人快乐。
一个不会经济学的程序猿不是好的心理学爱好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