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灵修,是为了不断地摧毁我们在基督以外的自我肯定。或者说,灵修不断地提醒我们,自我肯定的实质,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摧毁。自我肯定是与福音相反的一种生活方式。
——《关于灵修的默想》第三章
福音是对任何一种传统的宗教生活的颠覆。福音要求我们无视一切阶层、文化、财富、道德和敬虔的差别。因此,福音标志着我们的失败,福音宣告我们的宗教情怀和敬虔的操练都是一种自欺的假象。
只有当我们的现实处境与私人的信仰经验,发生赤裸裸的利益冲突时,也就是说,只有当爆发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危机时,这种宗教的假象才能得到一个被揭露的机会。
我所谓的信仰危机,并非指那些数年一度的、重大的抉择与困境。而是日常的,在私人经验中甚至是琐碎的,和卑贱的。这种危机频繁到一个地步,以至于一个缺乏灵修生活的信徒,对此难以察觉,或早已麻木不仁。
譬如,今天我想对他微笑,对他说一句温暖的话,又或者此刻我想翻开圣经,或低下头颅,在主面前安息片时。但我心里却充满了不乐意,一种对世界的细小而深入的眷恋,一种难以形容的怨恨,或一种甚至使我微微感到快乐的冷漠。
就上帝的主权而言,我们可以说,是上帝主动地引发了这些危机。甚至是他精心构造了这些危机,他自由地使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因素,积累起来,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目的是为了摧毁我们自以为敬虔和信靠的假象。使我们不能继续依赖我们一直在制造和维持的,一个“我信耶稣、我已悔改,我爱主”的自我形象。
因此,灵修,一定是危机的灵修。没有危机就没有灵修。或者说,灵修是福音对我们的一种危机干预。这种发生在私人经验中的危机干预,是福音与我们的自我形象之战。
换言之,灵修就是与自我形象作战。
灵修,是为了不断地摧毁我们在基督以外的自我肯定。或者说,灵修不断地提醒我们,自我肯定的实质,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摧毁。自我肯定是与福音相反的一种生活方式。
灵修以一种具体的和私人的方式,不断地提醒我们,我们没有自我形象,我们乃是上帝的形像。而唯独基督,才是上帝本体的真像。
Ps:灵修就是让自己远离道德主义的捆绑和束缚,不再以宗教的外衣包装自己,掩饰自己的恶,而是每天真实的面对宗教,承认自己的无能,并且去投靠真神。这也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