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题外话||我们仨走散了,只有我一个人代替我们仨继续走下去

题外话||我们仨走散了,只有我一个人代替我们仨继续走下去

作者: 木棉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00:18 被阅读0次

    阿圆在病中已经开始提笔回忆记录我们的生活了,那个时候阿圆已经病得很厉害了,她被频繁地化疗折磨得变了一个样,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阿圆总是笑着安慰我说:“妈妈,没事的,我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阿圆欺骗了我。1997年3月,阿圆永远离开了我和钟书。我的心宛如被剖开,挖掉,我想捡起来,但是却破碎了,我找不到了。

    她火化那天,我没去,我在医院陪钟书。钟书并不知道阿圆已经走了,钟书问了几次,我搪塞过去了,我依旧给钟书念阿圆的信,一念就是四个月。

    其实钟书或许早有所感,只不过不显面上罢了。


    我几度哽咽,一度不忍读下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通过文字,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心如刀割。

    一向以文字优美著称的杨绛女士,在《我们仨》中,阿圆离去的那段描写,血淋淋的,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绝望之情通过文字,让我们感同深受。


    《杨绛传》断断续续读了将近半月,与初定的阅读计划相去甚远。

    合上书本,闭上眼,脑海中跟着文字重走杨降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

    童年: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撒欢

    杨荫杭因为工作的问题,奔波辗转多个城市,小季康跟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而不断更换着学校。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小季康总是怀着期待和探索的精神去适应新的环境。

    换工作地点、搬家总是一件累人的事,焦虑和劳累都属于大人,小朋友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因为到哪去都有父母亲人陪伴在身边,每到一个地方新的地方,小季康总能很快的适应环境,聪明可爱的她,很受老师的喜爱,总能很快跟小朋友打成一片,依旧无忧无虑地生活。

    青年:漫漫求学路,偶遇一佳人

    杨荫杭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基本把子女当作朋友来沟通,不会过多干预他们的事情,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偶尔在她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引导和鼓励,所以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即使杨绛先生有很多兄弟姐妹,但是他们每个人都遵从自己的内心,得到很好的发展。

    曾经有人问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他们对彼此是不是一见倾心二见钟情?

    哪有什么一见钟情,其实都是“蓄谋已久”。她一直都很仰慕他的才华,而他也喜欢她的才情。所以当他们遇到彼此的时候,一眼万年。

    他们在清华大学相遇,从此世上多了一对佳偶天成的金玉良缘,他成了她的天下无双,而她亦成了他的挚友贤妻(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中年:我们,变成了我们仨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杨绛与钱钟书先生一起去国外留学。在留学的过程中,他们一个是少爷一个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在国内的时候,日常生活起居都有人照料。去到国外,由于缺乏生活常识总是闹了许多笑话,所幸他们都愿意为彼此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共同进步:杨绛为钱钟书洗手作羹汤,钱钟书为了杨绛,会去学做她喜欢的菜。

    后来阿圆降临了,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幸福快乐的生活。

    可惜时局动荡,钱钟书先生拒绝国外的工作邀请,毅然带着妻女回国,为国分忧解难。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所幸他们夫妻二人和阿圆平日里为人低调,助人为善,且心胸豁达,虽然吃了一定的苦,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幸福。

    晚年:我们仨走散了

    1997年3月,阿圆走了。

    1998年12月,钟书去找阿圆了。

    我们仨,就只有我了,而我,也是我们仨了。

    有的人,终其一生,忙碌无为,找不到存在的痕迹。

    有的人,轰轰烈烈,跌宕起伏,或许只有文字,才能记录他传奇的一生。

    丈夫钱钟书先生和爱女钱瑗走后,杨绛先生开始争分夺秒地整理钱老的手稿,让钱老许多珍贵的文字手稿得以面世。

    《我们仨》阿圆走之前已经基本列好框架了,我带着我们的记忆,用文字记录我们往日的点点滴滴。

    2016年,杨绛女士去找钱钟书先生和爱女钱瑗了。

    他们仨,又相聚了。


    写在最后:这段文字我自己写的很凌乱,思绪跳跃地厉害,没有把《杨绛传》里的精华描述出来,没有把杨绛先生丰满的人物形象描述出来,也没有把他们仨深厚的感情描述出来,着实惭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题外话||我们仨走散了,只有我一个人代替我们仨继续走下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ky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