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稀里糊涂开始学做生意。
但店铺生意似乎并不好,姨父隔三岔五往外面跑,留我一个人留守门店,真够无聊的。
有时,姨父在的时候,也是大眼瞪小眼,中午快餐吃一份。
我问姨父:“看这行情,生意似乎并不好呀。”
姨父回答:“这门店相当于一个据点,有时候,生意在店外。你要知道,我们是批发商,不是零售商。”
我听了,似懂非懂。难道姨父在外头还有别的生意?
我开始关注其他的店铺,似乎也差不多。有些店铺,似乎来顾客,又似乎来了朋友,在店铺里喝茶聊天,嘻嘻哈哈的。
有点莫名其妙,难道他们是在谈生意?还是纯粹联络感情?
有些疑问始终解不开,回到家中,也是沉默不语。老婆美娟,看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我:“是不是碰到什么难题了?”
我把我的迷惑讲了,美娟却说我想多了,你只要知道卖布的来龙去脉搞清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去想。
我不知道老婆的会不会开导人,我不是因来龙去脉没搞清,才闷闷不乐的吗?
终于有一次,姨父的店铺来了似乎是朋友的人,开始坐在店铺里喝茶,姨你叫我在一边,为他们泡茶,听他们聊天。
朋友说:“最近什么布最好卖?”
姨父:“还是白坯布最稳当,虽然利润薄一些,但量大。只要有量,利润就相当可观。你还是织白坯布。”
原来,这朋友是姨父的供货商。说白了,也是家庭作坊。家里买几台织布机,自己家人自己织,如果机子多或生意好,就雇一二人来帮忙。织好的布,送到姨父处,由姨父统一向外销售。
原来是这么回事,姨父相当于经销商,把家庭作坊的布统一收购,再卖给厂家。或者是接到厂家的订单,然后姨父把订单分成若干小份,分别给不同家庭作坊织布。
布,是一种面料。不同的用处的面料,就有不同的布。如沙发布,窗帘布,地毯布等等。总之,各色各样的布,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根据织布机器的不同,也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与用途。如经编布,可以做窗帘布或沙发布,圆机布,可以做各种衣服面料。
低档一些的,有普通的喷水织机,就相当于以前老织机,只是用水代替了梭子而已,这就是织白坯布的。
于是,我又开始关注起各种布,其用料,用什么机器织的,用的是什么材质,主要用在什么用途等等。
不去了解,希里糊涂的,真想去了解,发现里面真是一大学问。
原来,布,也有大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