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与紫鹃

黛玉经常和宝玉闹别扭,甚至大吵闹,平心来说,若单纯就事论事,多数都是黛玉的不是。不过却从没有人敢议论黛玉的不是,更不用说批评过她了。可偏偏林黛玉身边的丫鬟紫鹃就敢当面批评她。
第三十回,由于清虚观张道士为宝玉提亲,林黛玉又和宝玉大闹了一场,弄到宝玉要砸玉、黛玉剪穗子的地步。其他人都不敢说什么,凤姐也只能奉贾母之命去进行劝解,可紫鹃偏偏就当面批评黛玉:
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
又说:
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太浮躁”“小性儿”“歪派他(宝玉)”,紫鹃一下当面给黛玉派了这么多不是,在贾府里敢如此对待黛玉的人,恐怕是绝无仅有了。

稀奇的是,这时的林黛玉却一点也不“小性儿”,她丝毫没有责怪紫鹃。这件事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这主仆二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它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
否则,紫鹃也就不会冒昧地去说她了。这样一种关系在贾府里也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谁曾见过贾府的太太、奶奶、小姐们和丫鬟之间有这种关系呢?
与众不同的敏探春,一管起家来,也便成了众人眼里的“镇山太岁”!(第五十五回),在她的眼里,“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第六十回)
也许,这已是贾府小姐们的共识吧!所以,在抄检大观园时,迎春、惜春都对服侍自己多年的贴身丫鬟表现得相当冷漠无情,至于王熙凤、王夫人之流对待丫鬟们的残暴行为就更不用说了。
明白了贾府主仆关系这样一个背景,则林黛玉与紫鹃之间的关系,就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从中也可认识到黛玉的为人。
本文节选自曾扬华老师的《钗黛之辨》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