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本书又深刻认识了两个词,一个是固定型思维,一个是成长型思维。而这两种思维模式仅是人们身上的两种状态。所以其实我们都具备这两种思维模式,区别在于你如何去衡量去实践它。
边听书的过程,樊老师的校园案例,让我回想到自己,我记得我工作后有跟妈妈讨论过学校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妈妈就回复了我一句,她说,学校都一样,重要的是自己要不要读书,肯不肯读书。
小学升初的时候转过学。选了镇上的一所中学。刚升初一兴许小学的那点底子还是够用,所以我的成绩在班上也一直名列前茅(我小学在县城读的与大家的起始水平还是有区别的)。我所表现的状态就是,上课开小差(拿着小镜子经常自言自语玩现场直播),讲悄悄话等,甚至有老师将同桌的男孩子叫到一边说,这姑娘上课不好好听讲,但是人家成绩好,你别被人家带坏了,就你傻乎乎的陪玩。
甚至我们班那个校长称为全校最乖的女生的班长,也问我说为什么你都整天在玩也成绩那么好呢,可是我却需要那么努力。所以我就那么飘飘然地混着日子,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其实是自学能力强,即使上课不听,课后自己再学一下便是。
事实上,越往后的课程单靠个人看书本的理解还是不够的。所以成绩就开始下滑了。显然为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付出了代价。
人生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一次的成绩单决定不了我们的一生。实际人生赛道上的我们只是和自己在比赛,最终胜利的一定是那个不断去成长且接受成长的人。
说到底,所有成长的事儿或许都源于我们的好奇心。好奇心带动我们的求知欲,就像身体与精神,内在与外在都需要不断更新。脱离了校园的我们,学习已经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成绩也变得不再重要。
关于选择工作,我倒是比较有成长型思维。很多工作没有接触过,我都很愿意去学习。也无所谓工资,总觉得能够在那个地方让自己成长起来才是最大的收益,事实也是如此。以往的工作生涯都还是比较顺利的,而这个顺利都来自于自己的努力与用心.
常怀谦虚之心,人只有自知无知,才能永远求知。乔布斯也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做什么从来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有所思,有所行。
还是听樊登老师讲书吧,听有趣又有料的人讲书不累还来劲。以下的二维码扫起来,后悔了来找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