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死而生是大智慧

向死而生是大智慧

作者: 追梦的雁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18:43 被阅读0次

           大家都听过这句话: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然而,死亡离我们有多远呢?谁也不知道。今天我想谈谈“死”这个话题。

          人之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都是价值取向的评论,而这些对于平民百姓的我,没有太大的意义,我只想好好屡一下思绪,今日还好好活着的我们,该如何坦然地面对死亡,以终为始,过好当下。

          试问,谁能掌控生死大权呢?无论怎么个死法,死都是每个人的人生必须经历的最后一个过程,有人害怕,有人忌讳,更有人不曾正视它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听说有人发生疾病和意外等事故死亡,大部分人的死,都是在承受痛苦之后才到来,很少人是平静地无缘由地死去的。

          我第一次感受“死”的痛,是在我八岁那年,与我同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堂姐,因为突发一场疾病,生病三四天后就去世了,那年她才十岁,她的尸体都没有运回家乡。她死后,我看着奶奶和伯母坐在门槛上痛哭日日以泪洗脸,很多亲人也跟着默默流泪,而我那段时间常常梦见姐姐与我一起玩耍,然后突然惊醒吓出一身冷汗。

          堂姐病逝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伯母每天傍晚都遥望着家门口对面缓缓下山的红彤彤的夕阳和重岚叠嶂的山峰,悲伤地掉眼泪,那里是我们去往县城的方向,听说姐姐是在赶往县城急救的路上因失血过多而死去的。

         之后,是我的外婆去世,那时候我在读着初中,住校学习,我没有去参加外婆的葬礼,但是知道了这事,想着我再也看不到疼爱我的外婆了,心里也阵阵悲伤,等到周末回家,看到妈妈哭红的双眼和听到妈妈因哭泣而沙哑的声音。

         2008年冬,与我一起生活的爷爷因二次中风生病半个月后去世了,我和家人们都赶回老家去见了爷爷最后一面,给爷爷送别,那年爷爷七十九岁。我已经长大,知道人终有一死,但每每想到平时与爷爷相处的美好时光,想着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能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买糕点带给爷爷吃了,爷爷再也不能逗我哈哈大笑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对着爷爷撒娇了,就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2009年冬,在我大儿子出生的前一天,我的三叔因胃癌病逝了,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因为三叔才五十一岁就离开人世间,他自己也是很不甘心的,与病魔抗战了一年,被病痛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的模样,终于还是离开了年迈的奶奶和他的妻子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三叔在病逝前用微弱的声音对三婶说:“如果我这次能好起来,我以后天天给你做好吃的,把你养胖点,你太瘦了。”当三婶告诉我这个情节的时候,我刚生完孩子不久,正在家里坐月子,当时我的眼泪就真的忍不住啪嗒啪嗒地往下流。心想,如果我们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最想做什么?是不是也会像三叔那样,很想要再好好地爱一回自己所爱的人?

           前些天看新闻,关于作家琼瑶与继子女开撕的事,那是关乎病重的平鑫涛是否接受插鼻胃喉管救治,从而达到延续生命的目的的问题。给平鑫涛插管这事,作为妻子的琼瑶是不想不建议这么做的,她的这一观念与平鑫涛的儿女们有冲突,所以在网络平台留言互撕。七十九岁高龄的琼瑶奶奶前几天还出席了她的新作《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的记者会,此书讲述的是她在照顾生病的丈夫期间,对死亡这个课题的所感所悟:爱到极致要学会放手!“这是一本提倡“善终权”的书,是披露一对老夫妻面对生命衰老、失智、插管、死亡等问题所持有的对生命尊重,对死亡坦然的态度。

           如果是到了生命的后期,折腾着病人去抢救,只是为了让他活久一点,而这种活着,对病人来说如同凌迟,没有其他的任何人生价值,我个人认为,那就真的没有必要折腾了。

          今天看新闻,作家李敖知道自己因病或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亲笔写邀请函,邀请亲人,朋友,仇人等等,与他同吃一顿饭,坦诚地交心交流一回,了却他人生的遗愿,他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跟他在乎的人做人生的最后告别。智者如作家李敖,也难免于病于死,而他,智慧地去做人生最后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有位表哥,得尿毒症近10年了,他经常开玩笑似地跟我说:“我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或者说“我已经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很多回的人了”,看着他那因做透析整得血管高高突起的手臂,我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不是玩笑!我看着他平和地望着我的笑脸,心如刀割,想安慰他几句,却又无能为力,感觉任何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喉咙像被什么赌住了那样说不出一句话来。反倒是表哥先开口说话了,他说:担心焦虑伤心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只能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也许人只有自己在离死神那么近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也才能真正地做到坦然面对死亡吧。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让生命在不可逆的时光中完美谢幕》,与琼瑶对死亡这一课题的观点是如出一辙的。文章中提到:我们必须在有生之年做好应对死亡的邀约,将自己生命终结的形式与情景提前规划好,做到“我的生命我做主”。在赴生命之时,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做到“生死两无憾”,实现“生死两相安”。同文中也提到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写的:“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但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既然死期是不确定的,那我们就多想想,自己有生之年,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想爱的人是谁?哪些恩情还没有报答?哪些仇恨还在心里没有平息?哪些责任还没有承担?哪些痛苦还没有忘却?然后列一份清单,一个个去做,一个个打勾,当清单表里的这些事情都勾完了,我们的人生何时结束就都没有遗憾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向死而生是大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r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