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里,安生说:“一辈子太长了,我只想活到二十七岁。”
刚听到这句话时,我第一个想起的人是科特·柯本,之前在他的祭日时我也写过一篇推送:
有多少人这样想过呢。
在年轻的时候去玩去浪,疯狂、放纵,去尽情的看世界,随波逐流,然后等觉得自己快老了就死掉。“是啊,一辈子太长了,活到27岁刚刚好。”
不知为什么,很多有才华而感情细腻的浪子总是早逝。
像是海子、徐志摩、柯本、黄家驹...或是因为自身或是意外,但同样的是他们的一生都永远停留在了最年轻的时候。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在按部就班的生活着,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上学——上班——找对象——结婚——买房——生子
安稳而平凡的日子。
开心了就约朋友逛逛街吃吃饭,难过了就喝点酒宣泄一下内心的情感。不能说是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但也是平平淡淡。
其实很多人都向往成为安生那样自由自在的人,一无所有但是任性猖狂,什么都没有却仿佛拥有一切。但还是脱离不了世俗,平凡的日子,繁琐的种种。
有人说,我会和坏女孩恋爱,她闹腾鲜活蔫坏还爱作天作地,就像喝烈刀烧得五脏六腑都在沸腾,轰轰烈烈才痛快。
但结婚的话,我会选一个平凡的好姑娘,她顺从听话善解人意,虽然有些平淡,但过日子就需要这种一眼能看得到尽头的岁月静好。
事实上,哪有什么所谓定义上的好女孩坏女孩呢。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也同样要面对生活的琐碎。
不如把二十七岁作为一个生命节点:
二十七岁之前为自己而活,去旅行,去冒险,去谈恋爱,去闯世界,去流浪,去追梦……
二十七岁之后为责任而活,为家庭,为孩子,为父母,为车子,为房子,为金钱,为地位,为权力,为有更体面的余生……
这样不好吗?
你问我,27岁还是97岁死,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没有。我们只是不想把”活着”变成,”等死”。
其实大多数人是活不够的,真正等到面临死亡的那一刻,你会开始恐慌,因为你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还没有找对最爱的人,还没有吃遍各地美食,还没有……
只有死亡真正来临,我们才会意识到心底的畏惧。
二十七岁之前,放荡不羁爱自由。
二十七岁之后,回归家庭爱生活。
既为自己活,也为责任活,方能称之为活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