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境里几番轮回,我终于在十点的闹钟声中醒来。大概是换季湿气较重,身体代谢差,于是积压在体内,让我又进入到疲惫嗜睡中。
起床的瞬间依然有些懊恼,附近的警察训练场传来阵阵口号声,隔壁栋有位和我一样习惯晚起的大叔正在洗漱刷牙,窗外投进了些许忽明忽暗的太阳光,这是我醒来的早间时刻。
接受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吧,我尝试让心中的懊恼减少。昨日的心理谈话,咨询师谈到了思维怪圈这点,让我觉察自己思维与现实的对抗场景,把思维中的那股力量收回来,对抗消失之后,难受的情绪也会逐渐驱散。
没想到,今天早上就用上了。我之所以懊恼是因为内心有个自律的要求,总希望每天都能做到规律作息,珍惜时间。晚起相当于浪费了宝贵的清晨,而且是好几个小时,于是便开始自责。
从小接触的时间认知里有那么几句话:“时间就是金钱”,还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
这些认知深扎脑海中,所以一旦我出现任何荒废时日的行为,意识就会联合这些认知衍生出很多自我攻击的念头,比如“你怎么可以睡这么晚才起来,别人都上班好几个小时了!”“你看,这一天什么事都没做成,尽是玩手机刷视频了!”“哎呀,花了这么多时间才做这点事情!”……
诸如此类,一天之中出现的次数多得数不清。可能我就是常常被这些念头打击,然后对很多事情丧失了自信心,变得拖延颓废起来的。
如今抓住了这个机会,我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固有思维与现实落差之间的对抗,终于客观清楚地找到了困扰自己的根源。
不可否认,时间的确是宝贵的,而且不受人的意志变多或变少,但我们手上拥有如何使用的选择权,还拥有定义时间品质的自由。
例如,我们可以决定今天赖床晚起,也可以决定早起看书。没有人规定赖床的时间就是浪费,倘若是连日劳累的人,赖床可以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这就说明赖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从大家认为的“浪费时间”行为里几乎都可以找出相对应的积极一面,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使用时间的当事人如何定义。没有人因为你浪费时间而对你做出直接惩罚,也没有法律规定你一定要按照某种标准和行为准则去使用时间。
当然,时间肯定存在一个圣神不可侵犯的规则,我们需要保持敬畏之心,在规则内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去创造自己的时间回忆。
其实,最近读到一本关于睡眠的书籍,里面提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不同,有些人是标准的七小时八小时,也有些人需要九个小时的。
如果我当前的身体状况就是需要比常人更多的睡眠,我就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睡眠时长来要求自己。这样做只会制造出懊悔的情绪,既打击到自己,又影响到这一天的心情,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
不过,今天跳出了关于时间固有思维的怪圈,我是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