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啦,按照余大满书房一如既往的风格,从来不会发应景的东西,总是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发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这也许就是我的内容点击率从来破不了10万+的原因吧,毕竟我不是咪蒙,也做不到。
文/余大满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关于战争的,但是书里面真正描写战争场面的却很少,甚至书中都没有我们在不少影视剧中所能看到的波澜壮阔般的战争场面,但是书中的战争让我们真正知道,战争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残酷。
我们印象中的战争,有两军对垒,有枪炮轰鸣,有军人的视死如归,有战场上的尸横遍野。但是却没有孩子们的眼泪,一场战争给一个孩子带来的不光是死亡,还有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
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我还是想你,妈妈》讲述的就是这群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孩子们,在苏联卫国战争发生的那四年里他们都还是两岁至十几岁的儿童,他们只是一个个孩子,而他们却经历了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伤痛。有些痛苦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有些苦难只有经历者才能诉说。
作者获得过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我还是想你,妈妈》更像是一部访谈独白的合集,一个个受访者在战争结束数十年后讲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争。那时候他们只是个孩子,而受访时都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不少都已经进入晚年,他是他们经历过的战争还历历在目。
只要有战争就永远离不开离别、死亡和伤痛。德军来了,父亲们走向战场,也许这一去就是生离死别;纳粹进村了,母亲们护着游击队撤离,孩子们看着母亲的身影,下一刻也许就是一个个尸体;轰炸机呼啸而过,在天空中划过一阵阵轰鸣,下一秒满目疮痍,尸横遍野,哀嚎震天。这才是孩子们眼中的战争,没有两军对垒,没有剑拔弩张,只有伤痛,只有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一切都会伴随着这些孩子们的一生,直到他们最终走向死亡。
战争中受伤最重的永远是孩子当战争来临时,这些只有2到12岁的孩子们被剥夺了童年,这是他门一生的梦魇。数十年后,有人害怕触及往事,有人不堪目睹记忆中的物件,有人拼命用物质弥补缺憾,有人失语、结巴、战栗、寡言。我很佩服作者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叩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面对伤痛,回顾历史。
《我还是想你,妈妈》用了复调式写法,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每一页每一段都有一段故事,这是对我们时代的铭记。我们不应该淡忘七十多年前那场残酷的战争,战争从来不会有他美好的一面,它只会摧残伤害我们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孩子。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因为我们要展望未来。人们只有清晰地看待过去,才能明晰地预见未来。战争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这本书的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如果不是如此我们可能还看不到她的作品。除了这本书还有写切尔贝利诺核泄漏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以及关于苏联解体的《二手时间》。她一直运用着自己复调式的写法,通过当事人的独白展示经历者的故事。一句句话,一段段文字,勾勒出事件背后每个小人物的命运,每个人都是时代变革的牺牲品,每个人都要负重前行。
S.A.阿列克谢耶维奇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纪实文学的一种。在我看来,纪实文学是一个真正具有感染力的文体。每一段文字都具有他应有的真实性,他应有的感召力,这就是他的伟大所在。
我们都说过,艺术要来源于现实,而纪实文学本身就是现实。近年来我看过一些纪实文学作品,他们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我相信这一切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呈现,总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我曾经读过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讲述了文革时期,不同人境遇,时代给一群人带来的创伤依旧历历在目,我看过丁捷的《追问》,落马贪官的罪与罚跃然纸上,我也阅读过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本世纪前后的中国镜像仿佛就在眼前。
我相信这就是纪实文学的魅力所在,她运用着自己特有的手法,展现我们身边最真实的面貌。这本《我还是想你,妈妈》从孩子的角度讲述战争,我相信这才是战争本来的面目。
新年到了,本不应该讲述这么残酷的书,老实说在任何时候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都有一种本能的痛苦。我只想着读完,但是读完之后就无法再去看一遍,因为她笔下的东西太真实、太残酷,我无法直视,但我们不应该忘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