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作者: 当年木兰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00:36 被阅读23次

跟蒋方舟的交集仅在于同一年入大学,同一年大学毕业,同为湖北人。对她的关注,还停留在2012年毕业前夕,她那声百感交集的毕业“宣言”:从此,柴米油盐;从此,山高水长。

那会儿,我也为毕业后的去向而迷茫。看到这句话,隐隐有种悲壮感,仿佛要赴战场杀敌,一去不复返。

一晃,已经过去五年了。五年的职场沉浮褪去了脸上的青涩,但我一样没有想明白人生的方向。回看蒋方舟,竟然惊讶的发现,今天的她,跟我的交集似乎比五年前还多了。

因为生活中太多的问题找不到答案,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她去东京独居了一年。回来出了本书,叫《东京一年》。

对她的新书《东京一年》没有什么兴趣。写漫长的日记,做孤独生活一辈子的准备,这事儿一点也不酷。而且,网络信息如此丰富的今天,人人都是媒体,寻找共鸣也变得极为廉价,哪里需要费几个小时去读一本书?尽管她说,东京让她找到了自己,归来后,人生重新开始。我反而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套路。

在强硬的生活面前,人会无力。作家也是。

如果今天的蒋方舟翻看《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估计也会有一样的感悟吧。这本书中的蒋方舟,洞察力足够敏锐,但文笔不老辣,诸多问题只是点到即止。并非为了抛砖引玉,确实是未曾“历经沧桑”,缺乏阅历和历练。不过相比同龄人,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所有文章中,最喜欢《审判童年》。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在清晰的地方让人觉得模糊,在模糊的地方却如此清晰。她说,“母亲只能是私有的黄脸婆,不能是人人仰慕的大众情人。母亲是女神无法胜任的兼职——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父亲是瞬间变老的”。论证这些独到的观点时,她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单是那股认真劲儿,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很认可蒋方舟的一种说法,生活是写作最大的敌人,生活的富足或贫瘠,都会让人失去写作的动力。生活过于平淡,让人没有写作热情,生活过于跌宕,则让人无法平静地坐在书桌前。哪有那么多的刚刚好?所以,尽管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写作的人越来越少。

有人拿蒋方舟与陈染相比,我想说,二者的差距还真不是文采、笔力方面的。陈染的文字太有定力了,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写作到这种份上,大概就不需要考虑与生活和解了吧。让写作的归写作,让生活的归生活,并行不悖了。

不会持续关注蒋方舟,希望多年后偶遇她的文字,看到的是山高水长,别来无恙——尽管这对她来说太难了。

相关文章

  • 山高水长

    今日心语签 #山高水长# 人生如梦 孤勇如你 望山高水长 别来无恙 ——《孤勇如你》

  • H,别来无恙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我记得这是我最后一次加回他时发过去的验证消息,可是啊,他...

  •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你有过在一天之内跨越季节的经历吗? 清晨被窗外的鞭炮声叫醒,打开窗会有一阵凛冽的寒气袭来,窗外是皑皑白雪和光秃的枝...

  • 山高水长 别来无恙

    卡奇社—别来无恙 今日重回故乡 又见炊烟绕梁 召唤那晚归的牛羊 我借山外夕阳 一路不住眺望 黄昏中故人...

  •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一条小路弯弯 炊烟袅袅绕枝间 烟雨朦胧 一把油纸伞 一袭红衣裳 染红夕阳 指尖花瓣几片 洒落身畔 轻舟一叶 桨声惊...

  •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这是第二个从我人生列车上下去以后再没有回头的旅客,尽管我们曾经相约,要做一辈子的姐妹。但是那年,那天,她匆匆下去,...

  •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跟蒋方舟的交集仅在于同一年入大学,同一年大学毕业,同为湖北人。对她的关注,还停留在2012年毕业前夕,她那声百感交...

  • 山高水长 别来无恙

    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我只是把我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文字敲打下来,我没有指望多少人去阅读,我记录的不过是...

  •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写一封情书给未知的你 原谅我没有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你,谁还没有看走眼的时候,你也经历过别人,那么,我们既然都了解感情...

  • 山高水长 别来无恙

    文/燕 与友离别二十多年,忽一日重逢在杏花疏影里。 浮云一别,流水多年。 我们挟裹着经年的风霜,出现在彼此面前。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ch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