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牢记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样一个人人必须铭记的节日里,家长们可以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第一,告诉孩子,清明节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气候开始由寒变暖,这时适宜外出踏青,也适宜植树造林;同时,这个时节,也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祭祀先人的“寒食节”。
当然,清明节源远流长,是有着深刻历史底蕴的节日。借着清明节,家长要告诉孩子,清明节是从春秋末年就已经形成了,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春秋时期末年的晋文公为了纪念舍命相救的恩公介子推,下令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从那时起,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这样一个传统,家长一定要在孩子懂事起,就要逐渐灌输给孩子,让他(她)懂得清明节的来历。
第二,告诉孩子,清明节是我们祭奠先人的节日。清明节最初只是晋文公纪念自己恩公的一个节日,但在传承的过程中,这一节日逐渐演变成为祭奠自己先祖、先辈的一个固定的节日,成为后代对先辈表达敬意、追思的一个节日了。正是有这样一个节日的和相应的仪式,使得家族文化、民族传统、国家历史才得以完成地传承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这一天又成为我们共和国公民祭奠英雄和先烈的日子。所以,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年都会选择在清明节这一天去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处,献上花圈,举行仪式,悼念为新中国付出生命代价的所有英烈,感念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
第三,告诉孩子,清明节有许多哀伤而优美诗句。清明节不仅是一个寄托了人们美好情感的日子,更是一个承载了优美诗句的日子。源远流长的节日,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因子,形成了很多千古绝唱。比如,描绘清明节这天人们心情的著名诗句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等优美的诗句。
这些反映人们清明时节,在自己先辈墓地坟前扫墓、祭奠时情感起伏的诗句,不妨在清明前去扫墓前,找出这些诗句,跟孩子一起吟诵、品味,让孩子浸润在中国文化的氛围和意境中,从而更好地感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而在孩子的生命里镌刻上“中国心”。
第四,告诉孩子,清明节是教会我们明辨生死,珍惜生命的日子。历史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生命也在不断更替之中,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轮回。在清明节这天,要告诉孩子,人不可能永远活在世界上,人终有一死。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能枉来人世一遭,一定要作对社会、他人和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当然,人们要实现社会价值,要实现自我价值,都必须要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一定要珍惜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激发人生命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从而创立自己的精彩人生。
清明节是个传统的节日,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反映。这一天的各种民俗风情,其实都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印上了华夏儿女深深的家国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