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作者: _小洛洛 | 来源:发表于2020-11-26 20:52 被阅读0次

兴许是先前想哲学想得太多,头大!现在放开了,不想!放开了肚子吃,吃,吃,吃!

你说,学哲学有什么用?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学哲学可以让我们知道正确的人是什么样的,正确的事是什么样的。

一句话,哲学就是一套评判体系,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评判:人或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克里希那穆提说(当然他没说,但根据我和他的朝夕相处,我猜他一定会这么说。这是男人的直觉!):哲学无意义。它们都是一堆堆的观点,一堆堆的价值取向,一堆堆对事实的扭曲歪解。它们是片面的,偏见!

嗯,克的观点我不能同意更多。我也觉得哲学没用,因此我学完就丢了它们,并不因“沉没成本”而沉没进去,我及时止损。

哲学的最大意义(如果它确实有意义的话),我想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点,透过各种各样的偏见,你能更全面多元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你自己。

一句话,哲学是提供视角的,不是让你沉沦进去的。就像著名哲学家沃斯基(我自己)说的那样:佛不要你皈依,佛要你欢喜。

佛祖并不爱天天烧香,私欲泛滥,内心空虚,嘴脸丑恶的虔诚教徒。它要的是你去生活,它要你唤醒你心中的佛性,它要你更好地度过一生,它要你看到花的美、风的温柔、漫天的星斗、潺潺的河流。

克说:观点是无意义的。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第三个人又有一个观点,而每个观点都带着偏见,都受着局限,都不是实相,都只是一面有色的镜子。

是啊,镜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镜子看世界观己身,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才是重要的,才是根本!一昧追去镜子的人,是傻逼!(因为:上者,去镜。放下所有偏见,直面事实,直接认识自己。

偏偏有那么多的人,花尽大半气力,搜寻各色镜片,为的是,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啊,放下就好了,放下镜框,立地成佛!

克里希:不带任何评判地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体现形式。)

你没发现吗,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评判,我们总是有成打的恐惧。好好的生活,被我们过成了问题!

其实,生活之所以有那么多问题,就在于,我们从未好好地观察过这些问题,我们要么寄希望于权威――你来告诉我答案!我不知道,我不管,你告诉我就好了!

要么就逃开,摁着问题不发,一直闷着,直到小问题变成了隐疾,隐疾变成了大问题。为什么心理学家总说我们的问题是来自童年?――因为我们从未正确地处理过它们,它们蛰伏着爆发了!

要么就粗暴地草草“解决”问题――它们就像某些药物一样,把真正的问题隐藏了。

它们是治了标,缓解了表面的疼痛,但根未除,问题在“韬光养晦”,在酝酿下一次的风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iz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