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唯美·古诗词中国经典古诗词简友广场
走近宋词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走近宋词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3-12-15 09:50 被阅读0次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柳永(约987——约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词风婉约,作品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望海潮:词牌名。

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参差:近似,高低不齐貌。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指贵重物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三秋: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赏析:

写作背景:

据宋 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从这个故事来看,此词为词人早期作品,是一首干谒词,希望能借此得以引荐。

上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词人开篇即站在一高处,以鸟瞰的视角,将杭州的全貌展现出来。首两句分别从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即时间与空间上点明了杭州自古繁华。紧接着具体写繁华的景象,杨柳堆烟,桥梁饰以美丽的图案。家家户户挂着挡风的帘子,翠玉做的帐幕。大致有十万人家。词人分别从美丽的自然环境,居室的雅致,以及住户的众多几方面,体现出杭州的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此几句承前所述,继续描写杭州的美丽、富庶。“云树”指树木的高大,“怒涛”指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澎湃。一“绕”字、一“卷”字,树木瞬间灵动起来,波涛也极有气势,浪花似霜雪,钱塘江面一望无际。词人在此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钱塘江的美景,以及潮起时的壮观景象。以“天堑无涯”来形容钱塘江,体现了钱塘江的壮美。紧接着写街市的热闹,市场上罗列着琳琅满目的珠宝,商铺里充盈着绫罗绸缎,竞相比着奢华。从自然景观到街市繁华,一个美丽而富足的杭州已在眼前。

下片: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下片从上片的宏阔远景中跳出,转写西湖的秀丽,以及人们和美宁静的生活场景。西湖的里湖及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交相辉映,清秀美丽。这里有三秋的桂花飘香,十里的荷花盛放。天晴时人们欢快地吹奏着羌笛,夜晚唱着歌划船采菱,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他们的笑容在湖水中荡漾。词人选取了杭州最具特色的风物,西湖、桂子、荷花。突出了杭州的美,犹如作画,先大笔勾勒,再细细点染。“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为互文,笛音、菱歌,无论白天、夜晚都能听到,“嬉嬉”一叠音词为面部表情特写,突出体现了人们内心的快乐,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词人充分调动起视觉、嗅觉、听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千名骑兵簇拥着巡游的长官。带着醉意听着箫鼓管弦,在这云蒸霞蔚的美景中吟诗作词,只待回京升迁时,将这份美好向朝廷夸耀。此处的“高牙”指高官孙何,词人借此歌颂了他的政绩,并寄予美好的祝福,结句同时有总结全篇的作用。

此词上片写杭州全景,下片着重写西湖之美,善用数词体现出杭州的恢宏气象,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虚实交替,点面交互,音韵和谐,实为传世佳作。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评:

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云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

相关文章

  • 问渠笔谈*子厚手书[2]

    出自: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 望海潮·东南形胜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 ·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

  • 诗歌分享99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

  • 2020-05-19

    关于荷花的三首宋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 柳永笔下的好景

    柳永,宋朝的有名词人。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

  •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k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