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年锦时

素年锦时

作者: 看2018梦想成真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10:15 被阅读0次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在时光的打磨中,回味甘醇、历久弥新。一如那些青葱岁月里的素年、锦时。

          2019年秋,在时隔22年后,与家人再次回到德令哈农场,那个我们曾经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

          进入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群拓荒者的雕像。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群满腔热忱的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用青春和汗水,将广袤苍凉的荒漠建成了名符其实的“盆地粮仓”。

          德令哈农场始建于1954年,有农业队、畜牧队、副业队。有面粉厂、电厂、副食品加工厂、机械修配厂、汽车运输队、机耕大队、基建队、农业试验站,有子弟学校、戏剧团、医院、商品站等等,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邮电局

           进入农场后唯一无需辨认还能记起的地方。也是街面上繁华落尽后唯一保留着原始面貌,未做修饰雕琢的原生建筑。

           站在邮局门前,这是往医院和四大队方向去的那条路。

    往四大队去的路

          站在岔路口迷失了很久,总觉得眼前的一切和记忆中的时空难以有效对接。当认知的多半偏向于回忆时,眼前的一切就让我恍惚而迷茫;而当定下心神依靠向导的指引来说服自己简单地去相信时,心里的那份小小的执念又会不甘地落寞与无由地伤心。

          世界这么大,哪里是我的家?

    原机关家属院大门口 机关家属院布局说明

           看到这个心里好似一块石头落了地,原来,那些曾经属于你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且现在依然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那一瞬间,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归乡的旅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故土,看到昔日的家园虽然外貌已面目全非,但内里还是原来的样子,并且,那个清瘦苍老的守门人,竟意外地唤你一声:主人——

          一时竟千头万绪,内心好似有万马奔腾……

          待走到旧日的家门口,那个梦里千百次来过的地方,花,不再相似;燕,未曾归来,唯有我的心,在记忆的潮起潮落中,泛滥成海……

    曾经的家 时隔22年后,和妈妈重新站在以前的家门口,禁不住湿了眼眶。   老院子

          不过即便如此,内心也已经感到万分地欣慰了,感谢政府在小镇建设的同时,依然部分保留了德令哈农场的原始风貌。让我们这些久居他乡的人,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尚有一份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载体与乡愁……

    德农主街道 通往学校的路口

          上初一时家还在一大队,中午回不了家,每天父母给两毛钱吃午饭,在农场招待所的食堂里打一份米饭、馒头和菜,间或有余额,还可以买一根两分钱的冰棍,或两分、五分钱的外面裹了麦芽糖的糖豆,杏干。然后从这个路口回学校。

    场部大门口

          农场场部,老爸工作过的地方,目前在封闭整修,据说是在修建农垦博物馆。

    昔日最繁华的集贸中心

          这里应该叫做德农的“中心广场”,但淳朴的德农人似乎没有用过这个称呼,记得这里有段时间还装过篮球架子供人们休闲运动。

          1992年以后再回到这里,广场上零星散落着几家卖酿皮、零食小吃、袜子手套之类的小摊贩。

          这个广场,静静地见证着德农从繁华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走向繁荣。

    水塔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德农人都记得加工厂的这个水塔,但居住在农场总部的每个人都喝着这塔里的水长大,挑水和拉水是农场的一大特色,每天,这个水塔里的水通过无数个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向诸多终端水房,大家在指定的时间排队取水。那一景象,沉淀在我的记忆里,是关于农场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有人叫它商品站,有人叫它大商店  

          商品供应站,曾经是德农地区最大最全的物资采购中心,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来自这里。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它是多少人心目中的购物天堂。

    农场的地标性建筑——电影院  

          小时候,在这里看电影、看演出。

    通往二大队、三大队的路

         农场有七个直属大队,分散在广袤的德令哈盆地。

          现在,德令哈农场改名为柯鲁柯镇,尕海分场改为尕海镇、怀头他拉农场改为怀头他拉镇、一大队叫花土村、二大队叫安康村、三大队叫连湖村、四大队叫希望村、六大队叫民乐村……

          图中指示牌在标示新的行政规划地名的同时,温馨地保留着原来的叫法。这些微小的细节,牵系着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德农儿女的归乡情怀……

    通往一大队的路

          这条是我上学时的必经之路。记忆中,一直觉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应当是德农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的农场规模宏大、百业俱兴、从邮局门前的岔路口到通往一大队的岔路口,路边全是售卖土产杂货、农用工具、瓜果蔬菜的小商贩,一派车马喧嚣、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德令哈农场子弟学校

          德令哈农场子弟学校,始建于1955年。

          2003年秋季德令哈市教育系统改制,将高中部合并至德令哈市第一中学。现只有初中部及小学,并改名为德令哈市第五中学。

    教学楼

          8月正值暑假,学校里空旷安静。同桌的你,和你,有多少故事,留在了这里?又有多少青春往事,洗白了岁月,明媚了记忆……

    学校操场

          站在这里,完全找不到原来操场的痕迹。那一个个曾经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少年,如今都去了哪里?

    一大队大队部 一大队监狱 大队部

          老爸曾经的办公室,如今人去屋空,荒草丛生。

    一大队学校校址

          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已完全看不到当年的痕迹。除了天还是那么蓝,山还是那么远。

          只是,记忆中渠边的小树,却已郁郁葱葱,用它强劲有力的枝干,宣告着逝水流年。

    三大队的[农田 大片大片的枸杞林 丰收的枸杞

          柴达木盆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枸杞的生长,2000年以后,农场的很多土地改种了枸杞。


          从三大队出来,我们驱车前往连湖。连湖由相连的两个湖——淡水湖可鲁克湖和咸水湖托素湖组成,又被称为“塔琏湖”和“情人湖”。

          情人湖的名字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位叫托素的男子与王爷的女儿可鲁克相爱,王爷为了考验托素,说要娶可鲁克必须到远方一个名叫"盐泽"的地方去带回一袋盐来。由于路途遥远,托素在回来的路上体力不支倒下了,一只好心的大雁将托素的死讯带给了可鲁克。悲痛欲绝的可鲁克决定找回托素的遗体,但当她刚走到托素倒下的地方就累死了。后来,可鲁克长眠的地方形成了一片清澈碧绿,小巧玲珑的淡水湖,而托素安息的地方生成了一面辽阔的咸水湖。如今,他们世世代代相依在一起,如两颗晶莹剔透的高原蓝宝石,镶嵌在苍茫浩瀚的戈壁与美丽的草原之间。

    托素与可鲁克可鲁克 美丽的可鲁克湖 美丽的可鲁克湖 悠闲的水鸟 被它的眼神迷到了! 再见,德农!

          再回首,岁月已远走。

          再回首,往事不回头。

          曾经的德令哈农场,就像是一位豪情万丈的侠客,开疆拓土,保家卫国,以难以想像的艰辛和付出,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历史的车轮滚滚,如今的德令哈农场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你不在江湖,而江湖依然有你的传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年锦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la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