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完小武老师的分享,我有3点感悟:
感悟1:渡人即渡己
我觉得这五个字是总结小武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不论做什么样的好事,看似是在帮助别人,最终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不论是积福德,还是得好名声,亦或是得到了内心的清明澄澈,总而言之都会回馈到自己身上。
所以我们不但要自己去做,还要带着家人孩子一起去做。
我经常给女儿欣欣讲“助人即是助己”,她虽然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不但给她这样说了,我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那次她无意间做到了这点,我也会加强鼓励,让她看到确实是这样的。
我没有想什么福德和名声,只要内心越来越澄澈、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有力量就可以了。
感悟2:三轮提空
这是第一次听到的名词,意思是“对内看不见布施的自己,对外看不见布施的对象,中间看不见布施的钱财或是做的好事,真正做到一心清净。”
这真的需要一定境界才能达到,我助人时有时会在内心衡量他是否是真的,评判完才会出手,因为听到的负面太多,感觉乞讨骗子太多了。
其实还是自己的问题,没有做到“三轮提空”,做自己需要做的就好,不去评判、不去纠结。
另外从“十大善行”中我们可以看到,行善是形式多样的,所以不只仅限于财布施。
十大善行:“与人为善、劝人为善、爱敬诚心、兴建大利、敬重尊长、救人危急、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成人之美、爱惜物命”!
这些善行让我们看到,其实时时、处处,都可以行善的。
感悟3:用心抵一切
小武老师的分享是围绕着《了凡四训》展开的,我也看过这本书,对照小武老师的讲课内容和讲课风格,自觉差很多。
他特别用心,在讲故事时不是直接拿来用,他会考虑到大家的感受,比如有鬼怪的出现时,他用“阿飘”来代替,让故事的接受程度更高;比如故事人物的名字他会用现代大家常用的称呼来替代,“小杨哥”、“小芳”等,让故事更贴近我们。
他在讲书中故事时总能拿身边的故事来补充一下,让故事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比如讲到“恶人的背后”的故事时,就给大家讲到很多学员找丁老师求助,说自己另一半怎么怎么样,丁老师就说“他是谁找的?他是谁惯的?”
比如讲到“三年如一日”的故事时,就给大家讲琦琦坚持每天给妈妈发红包;比如讲到“是与非”的辩证关系时,就给大家讲过年小侄子学着琦琦直播中称呼他为“小武哥”……
他在讲的过程中还非常形象的给我们塑造场景,“某一天早上闹钟响了,你不想起床,你在心里吐槽,哎呀,不想起床,怎么又要上班?想到这堆工作就烦,这个时候其实老天爷在上面看着你,说都几点了,还不起床,爱发牢骚,扣分。……”
幽默而风趣的故事演绎,用心良苦的课程安排,场景再现的视觉效果,都让枯燥的课程眼前一亮,这样的用心太值得我学习了!
投射到当下的生活,我觉察到可以在以下行动中去精进/改变:
行动1:直播时需要更用心,加入幽默和故事,也要结合身边的故事,让内容更贴近生活
行动2:每天要做一个好事,不论大小、不论形式,可以财布施、也可以是法布施、言布施、笑布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