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左岸年华
红楼一梦,惹人怎敢忘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一梦,惹人怎敢忘 ————读《红楼梦》有感

作者: 勿忘我_5582 | 来源:发表于2021-02-21 19:07 被阅读0次

            划几许流光,若几许苍凉,一世繁花似锦,奈何离散使人伤。情太真,意太浓,红楼一梦,惹人怎敢忘?


            最近,看了经典小说————《红楼梦》,略有所感。

          《红楼梦》中的贾府里生活着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各类人物。读红楼梦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在里面的勾心斗角,暗里藏针。小说里有这么一回————《林黛玉进贾府》。像黛玉这位贾母的亲孙女都只被允许走角门,这就给我了一种规矩严明,“一进侯门深似海”的感觉。若大的贾府里隐藏着比寻常人家更丰富的面孔和心计。在这样的地方生存,需要几张面孔,几副心肠。


    林黛玉一位天真,纯洁,正直的女人,对于这里面的虚伪娇作,她学不会,也不愿意学,其实她处处小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多行一步路,唯恐怕人耻笑了去”,但她最终还是被孤立了。在贾府这样复杂的环境里,不虚伪的活着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而黛玉的特别,单纯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在贾府里,“体格风骚”“机关算计”的王熙凤


    “这过来着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即使有贾母在场,林黛玉初次见面还能产生这样的感觉,足可以想象王熙凤平日的泼辣嚣张。但是谙熟人事的她,却总可以掩埋起那阴暗的心理。她待人接物处处圆滑,“熙凤亲为捧茶捧果”。这样的心计,骗过了多少故事的人。真叫人毛骨悚然,不禁让我感慨人心险恶,害怕进入社会。笑里藏刀的王熙凤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卿卿性命”的下场。这不禁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害人终害己。


          《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生不逢时的悲伤爱情是《红楼梦》痛苦的代名词。书中黛玉的孤僻,对世俗的不削一顾,令她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种种这般,都使她像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纯。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燕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捐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暗许芳心,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归到万恶的封建社会。大观园里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他们之间的这种切肤之痛,切肤之爱,犹如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 苦不堪言。最终曹雪芹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一本红楼,多少故事。看似满纸荒唐的言论,却反映了一个时代。

          辛酸的泪水,让我记住了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一梦,惹人怎敢忘 ————读《红楼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mq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