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4重人格》读后感

《24重人格》读后感

作者: 吟舟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16:25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由一名患有少见的精神疾病——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患者以亲身经历的形式记录出来的一份珍贵的病历。是一本记实性的文学作品,同时就心理学研究而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的作者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卡梅伦韦斯特(以下称卡姆)是位30多岁的成功商人,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和一个6岁大的可爱的孩子。在其父过世后,卡姆帮助哥哥经营家族企业。由于工作忙碌,卡姆生了一场大病,手术后,他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被恶魔缠住了:在镜子面前他会说一些莫明其妙的话,并且,他还会拿起刀片划向自己的手臂,而他自己却无法控制..................

      卡姆的怪异行为引起了卡姆自己和妻子的恐慌,他们开始四处求医,心理医生发现在卡姆的体内,寄居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24个分身,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各不相同。后经心理医生诊断,他得的是一种精神疾病——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种疾病以前被称为"多重性人格障碍"。

        在长期不懈的治疗过程式中,一段段尘封以久的记忆力被无情的揭露出来,儿时的卡姆曾遭受过来自亲人的性虐待。当时的卡姆还是个小孩子,他无力应对那种恐怖的,无情的场面,就在自己内心深处分化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自己"来分解压力,这些不同的人格长期潜伏在卡姆的心灵深处,伴他成长,每每遇到令他无法应对的场面。这些分身就出来做他的"替身",以至于成年后的卡姆根本不记得自己曾被虐待的往事,而他的那些分身却始终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挣扎渡日。

        除了卡姆外,他的妻子--瑞琪也保受煎熬,她不但要同一个外表一样,但内在不同的24个人共同生活,还要保护他们的孩子在这场家庭灾难中不受到伤害。在两种力量--意志与痛苦、希望与忧郁的共同撕扯下痛苦的挣扎。幸好每到关键时刻,他们六岁的儿子总能让焦灼的气氛得到缓解,使他们的婚姻没有因卡姆的病情而遭到破坏。

        通过一系列的梦释、解释等修通工作,卡姆意识别了自己的不同身份的意义,逐渐开始正视自己荒诞的童年,接受了自己的不同分身,同时他不断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帮助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

      初看此书的前几章时,说实话,还真感觉有点恐怖,但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我还是坚持看完此书。

站在心理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此书还真是难能可贵的一本精典案例,它让我们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对一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有了感情的认识,对美国心理学届的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同时

相关文章

  • 《魅力教师的修炼》心得体会

    寒假在家有幸读了 《魅力教师的修炼》这本书。读后感悟颇多,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何影响呢?那教师的人格...

  • 《魅力教师的修炼》读后感

    寒假在家有幸读了 《魅力教师的修炼》这本书。读后感悟颇多,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何影响呢?那教师的人格魅...

  • 人无品不立

    《胜算》读后感7-8-1 人若能以天地之心为己心,则天地福禄之!人格是做人的品牌,人格如金,纯度越高,品位...

  • 浅看某一小段

    「芳华」读后感 假设刘峰具有一种弗洛伊德推论的“超我人格(Superego)”,那么刘峰向此人格进化的每一步,就是...

  • 064/言宝习作10

    人格类型节选读后感 如果说一个人如同电脑的主机,那么人格就好比主机的程序,不同人格的人,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大不相同。...

  • 也谈认知行为疗法

    ---《人格心理学》第十五章、第十六章读后感 昨晚老师组织了《人格心理学》第十五、十六章读书会,因参加幸福家---...

  • 《干法》随笔

    2018.8.13-2018.8.17号读后感,本书值得推荐。 1、工作就是普通人的修行,工作可以塑造人格。只有通...

  • 《九型人格》读后有感

    九型人格很知名,于是想看看不是说的有道理。和大部分的读后感的感想一样,对于人格的分类以及评价会有一些主观的部分,有...

  • 读 书

    ——《孩子,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路》读后感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帮外甥戒网瘾”讲的就是孩子不想读书...

  • 向生命提交答案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时间:2017.3.9~2017.3.18,共计6小时42分钟第一次阅读 人格是可以改善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重人格》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ov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