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稀缺的利与弊

稀缺的利与弊

作者: 卡诺09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10:41 被阅读0次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一种感觉。我们常说物以稀为贵,但是何物为稀,对于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稀缺,强调一种感觉。而感觉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对于白天上班,晚上加班的程序员来说,时间就是稀缺之物;对于每日为房租水电费发愁的月光族来说,金钱就是稀缺之物;对于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的异乡人来说,亲密关系就是稀缺之物。因此,每个人都必然会体会到“稀缺的感觉”,无论是具象的金钱、食物,还是抽象的时间、感情,稀缺会幻化成各种模样隐藏在你我周围。稀缺不是穷人的专利,稀缺思维也不是针对穷人,实际上,无论哪个阶层,都无法避免会陷入某种稀缺。

    然而稀缺就一定不好吗?我们不能单纯从好与不好来断定,它在一定范围内有它的优势,但是超出了范围必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稀缺之利: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截止日期之前,就抛开一切要完成工作,专注到可以忽略吃饭上厕所,效率之高令自己都惊奇;你或许也有这样的体验,当手里可支配的金钱所剩无几时,最后的一块钱甚至能掰成好几半儿花,你深谙每一毛钱的价值,一分一厘也能发挥它的用处。这就是稀缺带给我们的专注红利。当时间、金钱或其他什么东西非常稀有时,这一东西的价值能够被完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利用效率。

    稀缺之弊: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房租马上要交了,工资还没发,于是用信用卡先支付;十天之后信用卡又要还款,刚发到手的工资马上就转给了银行,接下来又有别的支出,于是,你不停的拆西墙补东墙,想着从哪里还能挪用几百块钱补上这边的漏洞。如此循环往复,你大部分时间和心力都用来琢磨腾挪之道,以至于分内的工作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当然,以上是极端的例子,只要中间任何一环有所改善,也许你就不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是莫名其妙的就陷入这样的怪圈中了。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还在稀缺上,因为我们的大脑被稀缺所俘获,产生了管窥心态。即由于当下的事情急需解决,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解决当下问题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想更长远的方式。好像是被圈入一根狭窄的管子里,只看得到管中的景象,忽视了周围的一切。我们试想,明天就要交作业了,你今天晚上才发现没有写,怎么办,当然是放下手头的一切事物先完成明天要交的作业啊。当你做作业时,就像进入了眼中只有作业的管子,其他事物都被抛在脑后。比如你原本是想做出些创新的,可是时间紧迫。能够做完就不错了,还管得着什么质量上乘,内容新奇吗?管窥心态使我们只盯着眼前的任务,发散思维被限制,长远思考被截断。

    那么,稀缺有利有弊,如何把握呢?

    对自己,凡事留有余闲,(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丰富资源,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因为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那么在计划时主动留有余闲,就可以很好地跳出稀缺。当然,你应该注意到是“计划时”,即使没有详细的计划,在考虑某件事情时也务必在心里多想想,给该事件留一点余地。例如,你平时日用花销是1000元,那么当工资发到手时,最好多留200以备不时之需。这多出来的200元,会让你在遇到突发事件(朋友结婚,参加活动)时在心理上游刃有余。

    对他人,制造稀缺感。比如你是一位教师,那么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务必注明截止日期,为了更好促进学生完成任务,在他们有能力完成的时间内再缩短一天。要知道,时间的紧迫能使得学生们高度关注该任务,并积极完成。很多商家就深谙此道,售楼小姐给我打电话时,措辞中总是带有如下词语“某号楼只有两套了,优惠就到今天下午”。实际上,究竟还剩几套我们并不清楚,对方所说也并非实情,但是这样的说辞会给消费者明显的紧迫感,如果你真的需要买房,也许电话结束就会光顾售楼处。要是想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最好的方法依旧是“余闲”,即不要等到迫切需要了才去买。提前打算,时间上的富足会为我们剩下很大一笔。

    总结:稀缺会带来专注红利;也会诱发管窥心态。

    利用稀缺的特点,可以有意的制造稀缺以获利;或是提前规划,留足余闲,跳出稀缺漩涡。

    b����!^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缺的利与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ps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