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曾经在日本京都留学。每当鸿雁往来,她总是娓娓道来京都的繁华与精致,我也渐渐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她推荐,我选择《京都旧事》以承载我神往之情。
京都,自公元794年至公元1868年,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遗迹,是日本文化的源点。“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民艺之父”柳宗悦、“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等JAPAN名家都对京都有着深沉的情感。
夏目漱石《抵京之夕》的主基调是孤独。重游京都,多愁善感的人总会想起初次来访的情景,身边没有友人相伴,也没有亲人相随,更哪堪夜幕低垂,那红红的灯笼、暖暖的棉被,只会让自己更加意识到天地之间只多了自己,顾影自怜的心情是无法排解的,只能运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眼前的一切和心中的所思。
柳宗悦《京都晨市》的主基调是好奇。尽管见多识广,但仍然会在不经意处发现自己的无知。晨市相逢的不仅仅是陌生面孔,更有陌生器物。一个直径两尺的面盆,物理属性是沉重的,但比物理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文属性,面盆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发生物与人的关联——人已逝,物仍在,引起作家对美好岁月的眷念。
北大路鲁山人《香鱼胜地》《京都的石伏鱼茶泡饭》的主基调是美食。将饮食作为文化,并非某个人的专利,而是一群人的共识。食,对于高雅之人而言,除了果腹,还有文化。他直斥乡下人暴殄天物,见识短浅,不明白任何食材都有其它食材不可替代的滋味,因为那是自然力量加持的结果。鱼或许只是一个载体,但关于鱼的文化却是写不完、道不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