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医院,不止治病,还要命》,文章列举了作者两位亲人的就医经过,出于对医疗现状及某些医务工作者的失望,写下了这篇文章。
几经斟酌,我还是在下面进行了回复:友友说的很有道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内心赶到十分的痛心。
三级医院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您所说的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我所知道,我们医院没有这种情况,大便带血,首先要考虑消化道肿瘤,准备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前做心电图和血凝检查,如果不符合肠镜检查指征,那么先捡主要矛盾,也就是影响患者健康最重要的病症进行处理。
至于检查,现在医院有告知义务,患者及家属有知情权,做任何诊疗措施前都要谈话签字,请注意,很多人认为签字是医院、医生推卸责任,其实不然,如果出了问题,知情同意书不作为免责的依据。
医生难做的原因:有人来医院就医前会上网各种查,到医院后医生的解释或者诊疗措施一旦与他上网查的先入为主的观点不一致,张口闭口就是医生没良心,各种指责,如果尊重患者或者家属的意愿,出了问题,患者或家属就又会说“我们不懂你们不懂吗?你是医生,如果都听我的,还来找你干什么?”
所以,隔行如隔山,外行看内行,永远看不到背后的东西,看不到这个行业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背景和由之带来的各种政策。
不可否认,哪个行业都有害群之马,但,这不是风向标,不是主旋律,所有医务工作者还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恪守着自己做医生、做人的底线,倒是越来越多的患者,借助政府和社会对民众权益的明确和当前所谓满意度考评要求各单位必须让老百姓“满意”,不论什么原因,不论这个投诉是不是合理,你必须让他满意撤单。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必须再国家政策的框架内,再《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的要求下去做,因为医生也是人,病人也不是神,谁都不能保证不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维权是需要证据的,证据不是医生的经验可以代替的。
所以,医患双方互相信任、互相担当,精诚合作才能共保健康。
友友文章的题目有一棍子打死之嫌,但理解了您的失望和气愤,也就觉得没什么了,因为您看到的,就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