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作者: 十年树鸟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18:25 被阅读18次
    文  十年树鸟

    (1)以恶治恶

    有个词语说的是善的境界:上善若水。中国的传统非常用喜欢类比的方法,去论证一个东西是非黑白,圣贤也难免犯下这样的错误。性善论,是出自于孟子。《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道家的始祖,论道。要么用水和器物阐述相互关系;要么论万物天道如何如何,已成常态。在各种场合里,挂这样的论述横幅,以示自己的善心。条条是道,嚷嚷上口。老子之书到今天,仍然可以被评为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论述著作之一。可悬挂于英国精英阶级的高贵的墙壁之上,无上荣光。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点也不逊于中世纪的国外。

    高挂神龛之上的神人,圣人,圣作。没有人敢说,里面说理,只是用了非常普通的类比,而非哲学思辨。墨家倒是有那么一点韵味,后续却毫无进展。从这点上说,中国并无哲学源思。西方现代各种学问的生,是古代哲学之死。在现代学问的课堂上,所有的学问都是西方的。数学微积分,物理引力学与相对论,黑洞;行而上学的哲学,经济学国富论;变革政治学利维坦,心里学梦的解析;道德学道德情操论,社会学资本论,生物学生物进化论。

    更没人敢怀疑,天道,君道,人道的重要性,以国粹居之。一面善的墙立在那里,善有什么错?善良的一天: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走到街上,去见善良的人们。告诉他们,我是多么的善良,从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有的事都是误解。然后,我善良的回来,觉得自己善良极了。想想自己的善良,多么清纯,该看看那些善良的韩国电视剧了,让自己变的更加善良。教小孩从小应该善良,一天的时间过的真快,我该善良的睡觉了,等待善良的明天。世界是一个善良的世界。挨打的时候,如此善良,还要遭打,有没有公理。善哉,善哉,善在佛塔里呢。

    有一部电影,有这么一句台词:在这个世界上,能在皇宫的官道上行走的人,不多。能成为皇宫里的藏书,很少。这些书本来的就是写给帝王,士大夫看的。假设以前的老百姓可以看了以后,会觉得不知所闻,不知所语。现在的老百姓由于超脱了时代限制可以看了。这些书才真的是不知所闻,无人问津,打折销售。这些吓人的天道,人道,君道。就相当于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古代任何一个时期,学生若如此看待此问题。便会是恶的,不道德的该批判的,有诋毁国学精髓之嫌。

    一面善如水的墙,抵挡的却是所谓的恶,善恶从此分道扬镳。老子看不下去了,觉得人应该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小国寡民,为道日损,无为便是有为。老子不知,有三个问题:一是他所描绘的那个社会并不存在,很多记录很不可靠,始于传说。二是回不去,社会生产关系,已彻底发生变革。生产效率提升要求:从以善治恶,变成以恶治恶。三是以善治恶,只不过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庄子倒是没有这个执念,借北冥鲲鹏,逍遥于琼宇。

    孔子去哪里了?夫子是不是又去见南子了。别乱说,夫子是这种人吗?听说,南子被太子刺杀了,夫子应该很伤心?瞎说,天知道,天知道。夫子天天坚持的礼是什么?夫子认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父不父。必须有成套的规矩,来约束。上到君王,下到子民。恢复周礼,以礼治人,以礼治国。社会纲常重新回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夫子的理想为什么难以实现?礼是过去之礼,已过其实,法是替代品,外儒内法。以儒的至高名望,一再成为推行法治的阻碍。商君有言:“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多。” 秦国从此,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商君国不法古,却付出沉重的代价,五马分尸。

    变法是对彬彬和有礼的残酷杀害,彬彬和有礼也杀害变法的改革者,以恶对恶。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孙先生,便遭无数人暗杀,别人一直帮他挡子弹。要挡别人的子弹,须有军队,军舰,扩大地盘。

    我党初期一直认为,只要在大城市发动工人农民等罢工起义,便可取得政权。结果可想而知,遭遇失败。一直到毛先生重回领导地位,确立建立军队的思想,并指出政权是从抢杠子取得的。大多数人只宣扬理想,民族、民权、民生。而这些只是上层建筑,基础却是:以恶治恶之法。甚至上层建筑,是为了更好的治恶。

    礼法不分,也常有之。这也不难理解,关系与人情是中国拥有的特殊烙印,英文都无法准确翻译。儒礼一度成为一面象征性的五星红旗,一直到把“仁者爱人”发展成为儒学新核心。大爱,善,又成为传统社会的时髦语。如何达到至善至境,朱子说: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是毫不避讳的,阐明人恶。需苦练去恶,方能有盖世神功。

    (2)恶的根源

    人的原始自然状态是散落在,各地的角落,成为网状的农村。各部落之间,相互争夺资源,战争已成常态。为什么不是各个部落之间,友爱互助,互通有无?原始社会下,资源极其缺乏,人仍然处于动物的竞争状态。种群与种间竞争,无处不在。

    人吃别的动物,是种群竞争关系。在最自然状态下的种群竞争,人的优势并不会非常明显。但,各种人种能够在一两百万年的时间里存续,人的种群竞争力是不可小觑的。在人类几次自然扩展的过程中,其他一些丰富的生物链,被人灭掉。特别是在能够使用石头,弓箭,火之后。人类在种群竞争中,所向披靡,无所不克。可见(《人类简史》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著)。

    大约2.4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恐龙,遇到的竞争对手,倘若是人类。人类仍然,能让中生代末恐龙大灭绝。在全球物种竞争中,人类是地球杀手。甚至灭绝掉自己的同类属,在种间竞争胜出,智人全球一统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麦哲伦绕海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智人早就玩过N次了。人在原始自然状态下,是恶的。与自然和平相处,是掩耳盗铃的说法。一切自然人是对,一切自然人的恶行。静好只是一种想象,人类的万年修行,是一场恶行。

    善存在的条件过于苛刻。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修建城墙,本为了保护城邦里的居民。对于对方来说,却也是用极其低的成本,阻止了进入。按照自然条件下,城邦并不规定一定属于谁的,完全可以属于别的部落。就这一道墙,让人们双方,倾尽财力物力人力。

    历史能不能转变,就看能不能攻下这面墙。墙内的人说,墙外的人是外敌,夷敌。很多时期,所谓的外邦却也入关,做了城内的主子。等这些人做了主子,就要开始说,哪里有倭寇草莽,给我打。自然状态的墙的两面,墙外的人想进来,墙内的想保护自己。 

    (3)利维坦

    人在自然的状态下,利用工具不断的进取,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下。这便危害了,其他物种空间的不断退缩。人是他们的天敌,虽身躯那么小巧。在人类自己的社会,人会趋利避害,自我保存意识,是人性的根本原则。在没有任何政治权威的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私利而斗争。整个自然状态都是互为敌人,即一切人对一切人的站争状态。

    在这种人人互为敌人的自然状态中,没有什么是对错之分。因为没有绝对的公权力的存在,没有自然法的存在。虽然人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是绝对自由的和平等的。但,无疑这是困难的自然状态。人的生命随时可能遭人糟蹋,老人和病人随时被残杀,甚至把人直接吃掉并不稀奇。人天生是恶的,不断发生争执。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设法征服和控制他人,彼此争斗。 

    为了使人们走出这样的可怕的自然状态,在理性的指导下,应该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将之交个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相互订立契约。契约的作用是定,自然法则,以寻求人类的和平。这样就建立起一种公共权利,避免无穷的争斗,根据契约人便从自然状态过度到社会状态,于是国家便形成。契约只是,双方谈判的结果。因此个人必须绝对服从公权力,主权者的权力就是权威。

    《利维坦》一度成为禁书,否定君权神受,遭到保皇派的攻击,流浪各国。否定君权神受,就相当于在中国封建社会否定皇帝的权力。另外是否定基督教的权力,第三篇《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第四篇《论黑暗王国》,抨击罗马教会的腐败堕落、教皇侵犯世俗权力的行径。提出了政教合一、教权服从王权的主张。否定基督教,就是以全世界信仰的意识状态为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遭到迫害,其著作被禁止发行。据传,希特勒非常喜欢这部《利维坦》,视为珍宝,常读常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恶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te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