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到国内,坐在去机场的火车上,德国铁路沿线的景色总是一样的,草场,农田,小镇上的仓储超市,列车的路线,都还和以前一样,一站一站停靠,Erfurt,Würzburg,Coburg, Nürnberg,Bamberg,Ingolstadt,München。这个时候的我,可能在短期之内,是不会再看到这些铁路站牌和火车站了,也算是给德国的生活,画上了个句号。这篇日志的题目也是在莱比锡到慕尼黑的ICE上写好的,那个时间点上,每过一站,就算是离德国的生活又远了一些吧(你又该说我矫情了,不过我真的没打算跟德国的每一棵树去道别),但是,那个时候,满心欢喜的是,每过一站,离北京,也就更近了一点,离和你在一起永远不会分开的生活,又更近了一点。那个时候,满脑子都是7月21号凌晨我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里,跟你语音的时候,你对我说的那句话“再也不想跟你分开这么长时间了”,只不过后来过年期间出的这件事让当时你这句话变成了毒奶。
还是说说在德国的这段时光,2012年11月-2019年8月,将近7年的时间。除去和某人一起度过的那些时间以外,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间,大概有不到两年吧。剩下那5年的时间,喜忧参半吧,这篇更新里我一直避免把文章写成回忆录的风格,因为最近自己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回忆过去的事,但是吧,就特容易写成流水账。言归正传,那么这篇文章要从哪说起呢?就先从在德国生活说起吧。从最初到德国人生地不熟,到临走的时候自己一个人退房子(感谢国米球迷最后帮我交钥匙),收拾行李,这其中确实也经历过不少的事情,吃过亏也赚到过钱。总体上对这个国家的感觉,尤其是对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感觉,还可以,说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
认识几个德国人,但也就是认识而已,没有交到特别走心的那种德国人朋友。其实这一点我倒是没什么遗憾的,因为特走心的那种朋友,可能人一辈子也没几个名额。至于在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往返航班,最初一年一趟,甚至两年一趟,只是到了在德国生活的末尾,19年这半年的时间,我大概坐了5趟共计2轮半(最后一次是单程的)的往返航班。当初第一次从德国回家的时候,箱子里装的全是礼物,給各种人的,酒,巧克力,CD,LUSH手工皂(后来我的箱子很长时间以来都是那香皂的味道)。之后回家的时候,礼物越来越少,代购的东西越来越多,也没有了那些华而不实的酒和香皂,取而代之的都是保健药,奶粉和化妆品。直到最后,在离开这里的时候,箱子里装着的,是眼下正在使用的这台电脑(台式机,我从德国抗回来的)。
至于去过的地方,不算多也不算少,周边国家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低地国家可以算一个地方)英国,北欧和瑞士没去过,算是有点遗憾吧,法国巴黎没跟着去,也有点遗憾吧。德国境内,也有挺多地方没去的,16个联邦州,数了数,有6个州从未踏足,以旅游为目的进行的境内旅行,次数也不多,汉堡两次,柏林无数次,慕尼黑(包括周边)三次,其他地方也都只去了一次。那些没去过的州主要都集中在西边和南边,当然也有几个城市会频繁的往来,因为各种原因。临走的时候德国铁路公司还在进行一个问卷调查活动,大概是要统计乘客乘坐这种ICE(德国最快的火车)进行长途旅行的原因,好作为今后铁路线路的规划的参考依据。类似的情况其实在以前也遇到过,只不过那个时候填的选项可能都是“家庭团聚”吧。
坐在火车里看着德国的乡间田野,国内可能也有这种风景,只不过在国内我往往没有闲暇的心情去看车窗外的风景吧,耕地和操场交错出现,天空上的云很低,感觉我这身高的人,站在田野上,跳一下就能够到那些云彩。阳光在云彩上凿出一个一个的洞,云层就像花洒一样,把阳光洒在田野上。车窗的另一侧,有可能是倾盆大雨。放马的草场上堆着青贮,春天的时候能看到成片的油菜花田,类似国内的江南。每次长途旅行,无论是大巴还是火车,总是会看到这番景象,虽然不一定都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德国给我留下的印记,除了长途旅行时沿途的风景之外,可能更多的还是自己生活习惯上的改变。德国这个鬼地方逼得我自己学会了很多以前根本不敢想的菜,也不光是做饭,一个人在国外(虽然大多数时间是俩人),还是有很多自己必须逼着自己去适应的东西。比如和陌生人打交道,跟政府官员打交道,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要自己去争取,没出国时的我,在这些事情上,基本上处于一个能躲就躲的状态。也算德国的环境逼着我成长吧。
说的有点假大空了,说点实际的,其实在德国,跑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学校,可能就是超市了吧,每周大概要在超市花掉40欧,然后买上一整周的食材,之后再去旁边的Döner店,点上一盘顶配的套餐,吃个爽然后拿着满满一大包零食和肉,回家塞满我的冰箱和柜子,和现在的情况有点类似,就屯粮的快感吧。然后饿了就速冻鸡块,培根卷香肠,烤两片黑面包,让培根的油渗入面包里,这样的黑面包就不会有那种特别浓烈的酸味。要么就烤一片特别厚的猪肉或者牛肉,德国超市会卖那种腌制好的肉排,然后春天的时候把芦笋煮熟之后,用黑醋和黑胡椒拌着吃。其实后来越来越少做中国菜了,可能还是自己的手艺有限,做出来的中国菜味道都差不多。后来觉得德国本地的吃食和做法也能接受,而且省事,就干脆跟当地人吃的一样了。
写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写到饮食上了,德国的事情还有好多想说的,篇幅所限,今天就先说到这,至于饮食和做菜,之后还想单开一帖聊聊,下期就说说做菜那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