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三种不同的对错观,其实也就说的是,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就不同。
最直观的就是课题分离,我的课题,和你的课题,本就是两回事。
世界再怎么复杂,也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话糙理不糙,这也就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里面讲到的客体分离。
假如我在路上走,突然间被车撞死了,你说这是谁的责任?
有的时候这当然是司机的责任了,我在马路上走又不是,每天都被车撞了,这个车把我撞死了他一定不守交通规则呀,一定是他的问题,没错对的,但终究是我的问题,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了,这件事情对我的意义最大,我的损失最大,那就是我的责任,因为我不存在的,相对于我对应的世界也不存在了,司机最多就是坐牢罚款呗,他能至少还活着。
这是我当时讲心态课程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了一个点,当时我还不知道阿德勒心理学,但我就告诉我的学员说,地图不是世界,世界并不是一张地图。
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醍醐灌顶,原来我讲了一次和阿德勒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允许我自己窃喜三分钟。
当我们学一个东西的时候,既要学它的框架,又要学它的特点。
也就是说既要做一个像李白一样挥洒自如的人,同样要学习杜甫一个格律,工整度非常高的人,也就是说你要有系统思考和格局思考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第1章节里面,刘润老师分享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菲兹杰拉德说的:“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这样,你才会懂得,学李白,也要学杜甫。
第二句是罗曼·罗兰说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这样,你才有勇气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然后继续用这个模型。
第三句是查理·芒格说的:“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这样,你才能时刻提醒自己,每个理论都有前提。
这三句话对我们来说,不管是阅读,研究还是写作都非常实用,一旦你能够掌握正面和反面的不同的观点,和你自己能够说服自己的一些立场性观点,我觉得你就能把这本书读的非常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