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山东第一家宜家在济南开业了,据说因为宜家门前的烟台路修路,又据说预计会有三万人会提前逛,所以交警部门对烟台路实行交通管制。听到这个消息,老张说人太多咱还是改天去吧。老张想买一把沙发椅,在美凯龙和居然之家逛了大半年。美凯龙和居然之家有沙发、也有椅子、但是没有沙发椅,想到济南宜家快开业了,所以一直等到今天。
老张说:“为什么美凯龙就不能开一家'宜家'呢?”
老张的意思大概是,中国的供应链发达,手机赶超欧美,宜家的产品风格、经营模式并不难复制。
他的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美凯龙开“宜家”的样子,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我想了想,大概会是这种感觉。

老张第一次逛某创优品的时候说:我觉得不对劲。
那种不对劲,就像章子怡扮演的艺妓,一张中国人的脸,穿着和服,操一口中式英语。你说它是日本设计师的产品,可我说那不是街边两元店的货吗?
虽然我经常在某创优品买文具买玩具买撕拉指甲油,虽然某创优品店面设计模仿得很像优衣库,可是不管它如何宣传产品来自日本设计师的手笔,它的却永远无法复制真正的日本产品的设计精髓。
比如这样的奇思妙想:


开个玩笑,我的意思是,产品是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的,每个民族都具有不同生活习惯、民族性格、传统文化等等,这些东西一定会对该民族的审美产生深刻却又无形的影响。日本的商品,比如无印良品通过大面积使用原木色装饰,营造贴近自然的购物环境,售卖棉质的衣物,给人一种简单、舒适、贴近自然、注重细节的感受。这代表了大部分日本人的审美取向,摈弃繁杂之后还原事物的本真。怀石料理、森女、“断舍离”实际上都一脉相承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人生哲学——本真。所以,有的人说日本现在流行的审美风格其实是在九十年代经济衰落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我并不赞同。虽然日本在近代的确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实际上,日本人的审美文化并没有中断。
反之,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却是中断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最美的时候是这样的:

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可是士大夫却说要:存天理,去人欲。所以这时候的审美含蓄内敛。



元明清时期,多民族帝国包容了多元文化,这时候它的审美是这样。


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从唐代到明清,虽然每个朝代的审美都在发展变化,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不变的,这种变化是中华文明对外来民族文化的吸收,或者自省的发展,它是主动的。而清末以后,遭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侵袭之后,中国经历了自我怀疑,然后自我否定的过程,被动地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在这里发生断层。
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当人们开始过上好日子之后,中国人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消费了。于是有了这样的现象

对于这种人,人们称之为“土豪”
于是最大的赢家是lv、cucci、prada,法国人把蛇皮袋印上大大的logo卖给中国,因为中国人傻钱多?

没有审美的还有隔壁家刚发起来的韩国人,他们的审美观是这样的。

蛇精脸、猪脸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没有人告诉中国的姑娘们,这样真的很丑!
所以,中国没有“宜家”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做出好产品,而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形成本民族的审美观,没有审美观所以人云亦云。中国人只有重拾文化自信,找回民族审美,才能做出自己风格的产品。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