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增广贤文32

增广贤文32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6-18 09:03 被阅读0次

【原文】

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②也。

一人道虚,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③。

若争小可④,便失大道⑤。

家中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说是非。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好学者如禾如稻⑥,不好学者如蒿如草⑦。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⑧,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⑨。

【注释】

①信:信用。

②其:那;可:可以,行。

③三老: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也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④小可:寻常,细小。

⑤大道:正确的道理,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

⑥如禾如稻:比喻有用的事物。

⑦如蒿如草:比喻无用的事物。

⑧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引:引导,指引。

⑨两面刀: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翻译】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事情。

一个人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经过很多人传来传去也就变成真事了。

要想办好一件事,必须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

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便会背离正道。

家庭如果不和睦连邻里都会欺负你,邻里之间不友好就会经常发生口角。

每年都要预防饥荒,每天夜里都要提防盗贼。

爱好学习的人如同禾苗稻谷一样都是有用的,不爱学习的人则像蒿草一样没有什么用处。

碰到饮酒的机会就开怀畅饮,有唱歌的机会就引吭高歌。

顺着风势吹火,用不了多少力气。

没有渔翁引导,怎能经得起大风大浪?

不随便求助于人,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好;不喝酒,任凭他酒价再高也无所谓。

知道的事情少烦恼自然也会少,认识的人多招惹的是非也会多。

人世间的好话全让书本给说尽了,天下的名山大半被僧人所占据了。

进山不怕伤害人的老虎,生活中就怕遇到人情险恶两面三刀的阴险小人。

【解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他也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信誉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商家,还是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诚信”这块金字招牌。靠欺诈取得的收获只能是一时的,不会长久。

“一人道虚,千人传实”,与“三人成虎”的意思基本相同。一个人说的话也许人们还不相信,说的人多了就会把子虚乌有的事情坐实,所以对那些道听途说毫无把握的事情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到处张扬。同时,对于自己听到的信息一定要加以考证,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能人云亦云。

“若要凡事好,须先问三老”。俗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并且对家庭家族影响很大,理应受到家庭和社会尊重。同时,老人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对社会发展、政策实施、改革举措、内政外交等都能够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

凡事要留有后路,为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不怕临时遭遇变故。“民以食为天”,要想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保证,除了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外,还要有忧患意识,预防外界的天灾和人祸。只有内外兼顾才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读书也是如此,“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求知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是持之以恒,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学习是人成才的重要手段。只有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充实头脑,在社会上才有立锥之地。人的天赋只是火花,要让它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再学习。人不仅靠他生来拥有的一切,而且还要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头脑充实、知识丰富的人,其表现出来的言行是那样的高雅而端庄;知识浅薄的人,所呈现的是一副猥琐、粗俗的形态。所以,人类最高的欲求,是用知识创造新生活,用知识改善新生活。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意思是说,要善于利用人脉资源拓展自己的事业。“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擦亮双眼,不迷方向,在纷繁的人群中找到带领自己攀登高峰的导师与“贵人”。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他酒价高”,人生在世,需要与许多人打交道,难免求人、麻烦人。一般来说,求人、麻烦人,或花别人的财物,或占用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尽量少求人,少麻烦人。坊间有一种说法:“人到无求便是佛。”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知道的事情越少烦恼自然也会越少,认识的人越多招惹的是非也会越多。人与人认识交往就有可能产生是非,在交朋结友时,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防止不利的因素。交友不仅要重视数量,而且要重视质量,多交好友,远离搬弄是非的朋友。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获取知识要多读书,增长见识要多游历名山胜地。我们要把阅读当作一种人生习惯,终身读书,不断学习。我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要行万里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世事纷纭,人心难测,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陷阱。这话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不过有时候也确实如此。毕竟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别人心里想什么自己不可能总是猜得到。尤其是身处繁华中的人们,认识的人多,是非也会增多。如果再加上求人办事,那欠下的人情、落下的把柄就更多了,难免会让人头昏脑胀。因此,要尽量少惹是非,少惹是非之人。

相关文章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解释

  • 611

    增广贤文全书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带注释课本全文(学生阅读版)解析-共53页 共享文档2019-07-0610页...

  • 启蒙读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篇)

    《增广贤文》 为什么说“读了《增广》会说话”? 《增广》即《增广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日。又名《昔时贤文》、《...

  • 增广贤

    早起,好学的孩儿爸就提问我了:“增广贤文的作者是谁?” “增广贤文还有作者?” “嗯,有,就是增广贤”。 “哦,是...

  • 读《增广贤文》益处大

    为什么要读《增广贤文》,因为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一部极有影响力的儿童启蒙读...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全文) ‘ 《增广贤文》上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

  • 《增广贤文》读后感

    《增广贤文》是国学经典启蒙书,是汇集丰富的中国元素。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

  • 跟同事关系再好,这3种话宁烂肚里也别张嘴,莫让福运悄悄离开你

    千百年来,民间流传,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懂了《增广贤文》会做人。《增广贤文》大约有300句“顺口溜”,没有作者...

  • 增广贤文_增广贤文全文解释

    (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对于过去的名言,有好的作用,应该多了解一些,多记住一些。 (2)观...

  • 《增广贤文》初解

    一 . 增广 增广:就是在《昔时贤文》和《古今贤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广泛的内容,读了《增广贤文》,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增广贤文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x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