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认识作为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这几个方面内容学习的基础,无疑在图形与几何领域里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读了张丹老师的“图形的认识的教学策略”后,使我清楚了教材安排的目的,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方向,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1.研读教材抓主线
通过分析,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遵循了四条线索:第一条线索“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如:从长方体到长方形,到构成长方形的要素(角、线),再到长方体,体现了学生认识的“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学习路线;第二条线索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图形,然后在学习图形及其特性以后再应用于生活的过程;第三条线索是从直观辨认图形到操作探索图形的特征;比如一年级直观辨认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到一定年级后,需要继续探索这些图形边的特征、角的特征、图形的对称性等方面的特征。第四条线索是从直边图形到曲边图形(如从长方形、正方形等到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初步感受“化曲为直”“以直代曲”的思想。另外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还体现了由静态认识到动态认识,每个内容都建立在学生的已有认知之上,并且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如:二年级初步认识角是静态的认识,体会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四年级再次认识角是侧重于动态的认识,体会角还是一条边绕端点旋转形成的部分。
2.设计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进行平面和立体的转化。
“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他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是空间观念的重要表现。小学阶段设计的“转化”内容主要有:立体图形的展开与平面图形的折叠;从正面、侧面、上面等观察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与根据观察到的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长方形绕长或宽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与圆柱切割得到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圆锥与圆锥“切割”得到三角形。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上提供的素材设计操作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还和他们的经验紧密联系,更是能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3.鼓励学生经历各种活动,促进几何思维发展
(1)注重各种活动的结合。
在认识图形和图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必然要从事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既体现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各自的价值,又能将它们结合起来。比如一年级在认识长方形以及长方形特征的探索上,可以鼓励学生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在此基础上运用操作对猜想进行验证,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长方形的特征。
(2)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亲身实践远比只是看一下要获得远远多的对图形的洞察,操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操作是探索图形性质的有效手段;第二,操作可以对通过观察等得到的猜想进行验证;第三,操作可以加深对图形及其性质的理解。比如将长方形对折,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实际上学生也进一步体会了长方形的轴对称性;再比如用七巧板中两块同样的三角形能拼出哪些图形呢?学生在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过程中,就不难体会出三种图形的特征。
(3)重视推理的价值。
小学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但是不代表孩子没有推理的意识,并且陪你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操作中出现的误差。比如在探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学生在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发生了分歧,比如4,5,9,由于学生在操作时中间留有空隙,导致了“确实”“拼成了”三角形,这时,有的学生就非常形象地运用的推理来表达:4+5=9,9与9都重合了,所以就拼不成了。也就是说教师在鼓励学生操作中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避免造成操作的无效性。
(4)重视图形分类的价值
图形的分类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对图形进行比较、概括,从而不断体会图形的特征。教学中图形的分类可以参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将图形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第二将平面图形分成直边图形或曲边图形;第三将多边形按照边、角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在一年级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学生会把站得稳的放在一类,会滚动的放在一类。这是在学生图形性质探索的初始阶段,在此以后逐渐引导学生去关注图形的边、角等特征,以此为标准进行分类。再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图形特征整理,进一步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善想象、多操作,勤思考,更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认识和探索图形的性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解现实世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空间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方法和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