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身边有一个琐碎的朋友,你面对她旺盛的分享欲时,从最初的饶有兴趣,到冗长的沉默,到最后只想逃跑。
有的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刚刚认识时,大家礼貌而疏远,聊天节制又有趣。
这位朋友一开始几乎无可挑剔,落落大方,热情开朗,心思细腻,对人友好。不知道怎么处着处着,就开始向我倾诉了。
一开始我并不反感,还觉得是对我的一种信任,也很乐意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和经历。
或者是我的反馈让她受到了鼓励,越来越多地找我了。
关于她工作的事,和同事之间的互动,家庭里和婆婆老公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在我看来平平常常之极的一个场景,一个对话,都被她反复回味,分析其内涵。
我带着好奇听她的分享,感受到一个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在面对自己生活时的状态,并对她的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敏锐的细节注意能力感到惊奇。
直到,开始重复。
我对重复的忍受力确实不强,尤其是反复地重复。
最近的一次她坚持要在中午时见面聊,我在表达不想牺牲午休的情况下,还是找来倾诉,话题依然是重复过几次的和婆婆的冲突。
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却泛不起一点同理心,反而觉得很烦。我忍不住指出,这种几乎一模一样的事,不止一次地在她们之间出现,不至于每一次都要这样反应。
尤其令人颇为心寒的是,她婆婆一直给她带两个孩子,负责做一家子的饭。而她总会因为婆婆的一句话而炸毛,觉得婆婆没有把她当自家人。
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对你再好,也可能会因不一句话没有说好,让她产生强烈地否定。这也挺可怕的,谁能做到说句句话都小心翼翼?谁能想到一句话就可能毁灭掉一个付出不少的关系?
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对于她的倾诉太过于配合了,以至于她觉得听她的事是理所当然,这确实是需要规避的情况,不能再任其自然地发展下去了。
我在她的泪水里长时间的沉默,并感觉到困倦。
她抽泣着问我,她是不是太脆弱了?
我说:我困了,先回家休息去了。
后来,她给我发信息,说她心情那么差,我却很冷漠。
我没有回复,也许早就应该冷漠了,她的琐碎不应该转移给我,我没有责任和义务来倾听这些情绪垃圾,这不是什么亲密和友情,而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他人的之上,边界感薄弱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