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之前理所当然地度过的每一天,心怀感激

对之前理所当然地度过的每一天,心怀感激

作者: 十八层楼的后花园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15:49 被阅读0次

昨晚和好友L聊天,她说最近情绪特别暴躁易怒,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甚至连教育孩子学习都没有耐心。听她这么说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孩子的年龄,才满5周岁,和我家老大的年龄差不多,也只大了半年左右的样子。我自己也是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从而变得不再浮躁。直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在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母亲的道路上,在此,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希望对L或者你,有所以触动。

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成为人才的我,其实多少也沿袭了上一辈人的教育之路。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竟然把父母那辈人的理念带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曾经是多么痛恨父辈的无知和教育方式,发誓自己绝对不能像父母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谁会想到,自己也会唔意识得做着和父母一样的事情。对啊,我们是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原生家庭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环境,无论走到多远,身上肯定是带着父母的影子和烙印,直到我们成家立业。如果你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把那些不好甚至对人生有影响的教育逐渐剔除,否则,你还是带着这些影子上路。

在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原来自己也是望儿成龙,望女成凤。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别人家孩子如何过目不忘,如何能够迅速地学习到新的知识,还能数数数到多少,音乐细胞如何如何,一切一切和学习和能力和智商有关的点滴,都不能放过。其实我们不放过孩子,更多的还是不能放过自己,仿佛自己输掉的人生,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到存在感。一天24小时,孩子都是由自己带着,那些多余的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了。怎么能不吹毛求疵地放过孩子放过自己呢。谁的人生不是充满了矛盾和彼此伤害呢。

我也不无恨铁不成钢地教女儿学习数数,英语,背诵古诗词,可是女儿总是教了就不记得,无论是哪一门知识,在她哪里都只能短暂地停留过,仿佛蜻蜓点水般出现过,哦,甚至还没有出现就消失了。不到下一分钟,下一秒,她又来问了,又来叫我继续刚才说过的话,讲过的故事。我完全是被气死的,怎么能够这样?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说到我口水都要干了,肺都要炸了,可是她还是一副,我忘记了再讲一次的样子嘛! Oh, my god. 请问,谁可以把我给打晕,我真的不想再见到她这副再讲一次的无辜样子了。我实在难以接受她记忆力这么差的现实,我也自认为自己不是个蠢材(虽然和天才八竿子也打不上),那孩子也不至于这么蠢吧。我真的挺无奈的。原来无知才是杀死亲子关系的最有效武器。

孩子不能替代我们过完一生,孩子是个完整的独立个体,你得把她当成一个个体来相处。任何职业都有个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可是父母这个职业,确实没有上岗证的,大部分人都是直接被推到前线,立马进入角色。你以为谁都可以成为及格的父母吗?真的不能,答案是否定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课题。不能直面这些问题,是无法做到更好的。

在我有意识地改变这些行为和想法的时候,大概这就是我不再进入一个死循环的路程。无论是任何一种关系,它都是需要你用时间和认知去处理的。并不是因为亲子关系是血缘关系,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孩子不是你任意摆布的布偶,她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你需要尊重她成长的过程,需要明白她成长的轨迹是一步一个脚印而来。在这里我需要分享基本有关育儿的书籍,这套书很好地帮助我解决了育儿中出现的问题。

孙瑞雪老师编著的一套育儿书籍,有三册,每一册都是在孩子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有为什么会这样子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引领父母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出内在的生命力。《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儿童在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外在环境中,经历完整的成长,构建内在的自我,成长为完整的人。书里面介绍得非常详细,你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都有一个明确的指示和方向,完全可以解决你育儿中遇到的问题。

我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耐心去把问题解决,尤其是各种孩子的无理取闹或者不明所以的哭闹,耐着性子,忍着脾气,都是经过磨练,才有目前这样稍微稳定的情绪。我不能说,自己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忍耐克制,但起码我知道要刻意让自己在发飙的那一刻知道下一秒自己是如何在悔恨中死循环。一想到接下来会出现的结果,真的是强忍住不过于激烈,一点一滴地让自己从刻意到自然而然地行动。这样的过程,其实真的很难,哪怕现在,我依然会突然就发飙,相对比之前态度也算温柔多了。

我能够理解L的心情,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哪怕你对这个家庭付出了百分百的精力和心血,如果不被认同,是无法拥有个人价值感的。这种巨大的内心吞噬,让人焦虑恐惧,无形中推动着负面情绪的逐渐增长,直到把整个包围其中。将内心无法发泄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有时也是不自知。心里想着多教孩子知识,让孩子赶紧成长,自己可以安心的放手去一搏,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并不能按照自己的做法达到预期的结果,只能气愤。你以为气愤的是孩子接受能力的差,其实更多的是气愤自己的无能,无法改变周围,也无法得到认同,更多的气愤来自内心也无法认同自己的状态。如果不能疏导这些负面信息,压抑内心的那份焦虑,最后伤害的总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是的,接纳自己的无能,无法改变目前的状态,确实是有点困难。谁都希望自己是驾着彩云来迎娶彩霞仙子的大圣,问题是我们真的不是。既然无法改变那些存在的问题,那不如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我想这是目前唯一,自己可以做到的,也应该做到的。

谁的生活不是一团糟,谁愿意将自己最奔溃最不堪的样子暴露在人前。看到周边的人总是光鲜亮丽,总是 风采照人,似乎生活在别人身上总是不费吹风之力。谁又能告诉你,人前人后,谁不是憋着最后一口气撑到底。

如果你能够想到,可以做全职妈妈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要知道,有人想全职妈妈也没有经济条件可以支撑,她们也想陪伴孩子成长。可是陪在孩子身边,就无法养活孩子,一大堆费用等着父母们为孩子争取。人生中很多“理所当然”,其实都包含着幸运。如果能够心怀感激的对之前理所当然地度过的每一天,我们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是不是也 会减少一点。

还是无法释怀的话,不妨早点洗洗睡,明天又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一天。

相关文章

  • 对之前理所当然地度过的每一天,心怀感激

    昨晚和好友L聊天,她说最近情绪特别暴躁易怒,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甚至连教育孩子学习都没有耐心。听她这么说的时候...

  • 心怀感激

    如果我说我对公司心怀感激会不会显得有些做作? 想说,心怀感激是我突然产生的一种情怀,在这之前我对很多事其实...

  • 对工作心怀感激

    “唯贤者,能为报恩。”无论谁给了你工作的机会,我们都应该抱着感恩的心对待它。 因为疫情,中国有近7.8亿人负债,4...

  • 对患者心怀感激

    【1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5月5日 进度:86/100 分享者:佳以斯帖 分享书籍:众病之王:癌症传 作者:...

  • 对学生心怀感激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就是消费者,老师就是导购员,孩子不仅是我们的顾客,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么想,我们不感激他...

  •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文章编号 040 BY 刘璕 癌症惠赐的死亡学分教会我懂得感激,“不再对每一天习以为常”,或是视为理所当然。 ...

  • 一个在乎你的人是不会离开你的,但。。。

    不要认为所有人的好对你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对那些对自己好的人心怀感激而不是变本加厉的去索取或者不以为然。 ...

  • 《魔力》阅读 第6天 让工作充满魔力

    首先要对这份工作心怀感激。你的感激之情越强烈,对你生活的影响就会越深刻! “(对工作)心怀感恩之人将被赐予更多,变...

  • 下一次再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猛然看到这样一句话:珍惜当下,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来得更快?真诚地活着,真心地对人,心怀感激过每一天...

  • 我曾经以为 /凤凰居士文

    我曾经以为, 每一天的日出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从无感激。 我曾经以为, 天长地久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我许下盟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之前理所当然地度过的每一天,心怀感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au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