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教你怎么赢的辩论、怎样成为杠精的思维,按照美国学者查理德·保罗的定义,它是思考的再思考。
换句话说,批判性思维所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断然否定某个观点,它所批判的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的过程。也就是说,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的再思考、再评判。用李笑来老师的话,叫做元认知。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我们拥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呢?你可能会说,当然是无限大呀!我愿意想啥就想啥,你管的着吗?我当然管不着,不过,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思考自由度,受两件事情的限制。
第一,知识面的局限。你不懂足球,就不知道什么是越位;你不会做菜就不能从无到有端出一盘红烧肉。
第二,思维方式的局限。我们都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拥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呢?你的知识面越广,思维局限和漏洞越少,你的思考就越自由。
那么我们怎么突破局限呢?补呀,缺啥补啥!
补知识很简单,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简直不要太方便。不过在学习上,你需要注意两种思维方式。
一种叫做海绵式思维,采用这种学习思维方式的人逮到啥学啥,他们能快速的完成海量信息的积累、扩展眼界,但是他们没有批判和拣选信息的能力。
另一种思维方式叫淘金式思维,就像淘金一样,他们把泥沙过滤掉,只留下金子,他们是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追求“不惑”。很显然,我们应该采取淘金式思维。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那思维方式的局限应该怎么破除呢?之前,我练过一段时间的台球,在练球的时候最令人苦恼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动作是否变形,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给自己录一段影像,然后分析动作。
破除思维方式的局限,本质上也是类似的,我们需要抽身出来,通过摄像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利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就是在运用批判性思维。
我们需要记住一点,批判性思维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的。
那么,批判性思维是否是万能的呢?什么都可以进行批判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人人都应该掌握的基础性思维方式,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人,但它并不万能。
它不能帮你扩展视野、不能帮你打开格局,它不能帮你产生新观点,不能帮你解决问题的从0到1,它甚至不能帮你快速的做出决策……那它到底能批判什么呢?
既然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进行再思考,那么它的使用前提就是,你的观点必须经过了思考。就像网上那句话说的,“首先你得有个女朋友”,你才能考了其他的事。
没有经过思考、或者思考不足的观点,批判性思维就不在适用范围之内。比如说“我感觉……”、“我猜……”就不适合使用批判性思维。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观点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时,需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推断、一个猜想还是一个感觉呢?
一段完整的思考需要包括:论题、论证和结论。
关于论题,我们需要检查它的两件事情:第一,这个论题是在讨论某个事实,还是某种价值主张呢?第二,你有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呢?
关于结论,我们需要问题三个问题:第一,你的观点有根据吗?第二、你有没有偷换结论呢?第三,你有没有结论先行,再找理由证明它呢?
关于论证,我们也必须问三个问题:第一,前提是什么?第二、这些前提都成立吗?第三,这个推理有效吗?
一段完整的思考,只要这三个要素都能够满足,就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逻辑自洽的、完整的思考了。
不过要做到真正的批判性思考只做到逻辑自洽是远远不够的,你在思考时运用的概念是否足够准确,概念前后统一,有没有引起歧义?你有没有想当然的隐藏假定?如果换一种信念,你的结论会不会不同?换一种立场,你的结论会不会不同?换一种情绪和欲望呢?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是否会不同呢?10年后,你的结论是不是会不一样呢?这些都会影响你的思考。
对于批判性思维来讲,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经常练习,它和保持健康的身体一样,只知道怎么做而没有去那么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愿你的思考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理性。
祝夏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