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志者事例

有志者事例

作者: 六二班贺亚丽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1:53 被阅读0次

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对史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左丘明的《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从王世贞的《纲鉴》到顾炎武的《日知录》,他都进行了认真研读。这些史书不仅仅大大丰富了他的历史知识,而且作者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思想,也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以后,毛泽东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这种兴趣与日俱增,使他受益匪浅。

  少年毛泽东不但喜欢读书,而且善于思考。毛泽东读了许多旧小说,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这些旧小说写的多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却没有他熟悉的农民。对于这个问题,他整整思考了两年,之后最后认识到,写书的人不是农民,他们不了解农民,也看不起农民,自然就不会写农民。毛泽东感到这实在是不公平。

  当时,毛泽东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叫《盛世危言》,这本书的作者郑观应是中国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他写这本书前后用了30年的时间。书中所宣扬的变法革新思想、富国强兵之道,令毛泽东眼界大开、耳目一新,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还阅读了超多宣扬新思潮、呼吁拯救国家的书籍。在读了一本揭露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欺压中国人民的书后,毛泽东的情绪再也无法平静了。

  少年毛泽东已经强烈地意识到,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国家和民族,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从此,他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期望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理。

  由此,毛泽东继续求学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本来为了让他继承家业,父亲执意要送他到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但毛泽东决心已定,他坚持外出求学。他从表兄那里得知,县城有一所新式学堂,在那里可受到新式教育。为了说服固执的父亲,他搬来众多的说客为他说情。最后,父亲最后被说服了。

相关文章

  • 有志者事例

    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对史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左丘明的《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从王世贞的《纲鉴》到顾炎武...

  • 事例,

    一,积极主动,态度决定一切 二战期间,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 你们知道,被关进纳粹集...

  • 事例

    上周,我发现沙发上有一堆的橘子皮。当我问他们“谁干的?”的时候,他们都互相指对方,我该不该找出谁干的,然后惩罚他?...

  • 事例收集

    提出痛点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现在的心情有些沉重,因为我刚刚浏览了一遍上个月的考勤记录,让我百感交集...

  • 察觉事例

    1: 今天5月20号,在大家来说还是比较特别的日子,各个群里都在表达美好的祝福。我上班的时候在微信上收到了一条特别...

  • 典型事例

    六年级下学期突发疫情,我们只能待在家里上网课。5月18日,世博馆举行了线上“云游世博馆”活动。让我们就算在家也能去...

  • 收集事例

    写作或者表达的时候,实质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怎么样让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而不只是向他人讲道理,事例就起到了非常重...

  • 李宝臣传统文化墨迹

    有志者,事竟成。

  • 第一次作业(补第四题)

    四、尝试分别站在正反两方论述:“有志者事竟成”VS“有志者未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王健林说,”先定个小目标,比...

  • 2018-05-31

    评述性语言+事例+评述性语言+事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志者事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eq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