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恩师迟兆勤

我的恩师迟兆勤

作者: 于小尘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3:50 被阅读0次
迟老师与贺敬之.jpg

感谢时间,因为你的无情,才能洗练出纯碎。
感谢岁月,因为你的残酷,才能沉淀出黄金。

这时间,这岁月,就犹如一个血盆大口,生吞活剥着世间万物,而人们却在它的摧残下苦中作乐,艰难地生活着,无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波澜。我们也总能在这些波澜里,找到同类,找到朋友,找到师长,找到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同行者,然后成为彼此生活里的火苗,或者月亮。

而我今天要说的,是迟兆勤老师,读书时他没有教过我,但他是我诗歌道路上真正的启蒙老师。

近日我收到了迟兆勤老师寄给我的两本新书《沿着大凌河寻根》《从牛河梁说起》,说是寄给我留一份念想。
在我翻开书页的一瞬间,记忆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我的十八岁时的光景。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字。
这之前,我手头已经有了迟老师的几本书,有的是他寄给我的,有的是回老家时直接从他手里拿的,但有一本《冷却的火焰》不小心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这就像遗失了我某一段岁月,让我的记忆不再完整。

我十八岁时认识迟兆勤老师。那时,他的诗歌已经远近闻名。
我在农村长大,父母身体不好,常年生病,家庭非常困难。农村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让我尝尽了原生家庭里的寒冷,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是我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不一样的是,苏明玉只出现在电视剧里,而我存在于现实中。

当时我正在读高中最后一年,一个山沟沟里走出来的丑小鸭,我自卑,瘦小,叛逆又厌世,尚未成年就离家出走,甚至尝试过自杀。
但因为喜欢写诗,才感觉生命有一丝光芒。

说起我和迟兆勤老师的相识,也是因为诗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红山诗社,很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也是从红山诗社里知道迟兆勤老师的。红山诗社,就是他和一群写诗的朋友一起创建的。然后总是在报纸上读到他发表的诗歌。他的诗,短小精悍,字字夺人,行行抓心,富有哲理,且充满着丰富细腻、至善至美的情感。而他大多数的诗作,都与牛河梁有关,与红山文化有关。在牛河梁出土的一件玉器,一截陶片,都能被他写进情感丰沛的诗歌。我想,他一定是为诗而生,为红山文化而活的人。

第一次见到迟兆勤老师,是在诗友丛丹的艺术幼儿园。他瘦高个,梳着一个酷酷的大背头,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和我说话时目光温暖,一脸的和蔼,和我想像中的他不一样。慢声慢语的交谈让初见时的陌生感瞬间消失。

在之后,我也记不起到底是因为哪件事让我慢慢地走近了迟老师。
那时,迟老师是凌源市副市长(迟老师不喜欢别人提起他的官职,但要说起我们的初识,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应该是主管文教。记忆最深的,是他一点也没有当官的架子,尤其是对于诗歌爱好者,他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时候,因为没有手机,没有微信和QQ,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借助于书信。我不喜欢写信,所以我经常去他办公室请教一些写诗的问题,从未预约,但每次他都是从百忙中接待我,送书给我看,找一些优秀诗人写的诗,让我学习。

我经常在他办公室里安静的看书,学习,他就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闲时就和我说几句话,有时候在他的办公室,我一坐就是一个下午。

那时我感受最深的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像迟兆勤老师这样带着暖心的微笑,和蔼、平等地和我说话。在家里,父母永远是威严的;在学校,老师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在社会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甚至比我们家生活好一些的人,在我面前永远一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傲慢。

对于从小缺少温暖的我来说,迟兆勤就像老师、像父亲,像朋友,像兄长……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品行、修养,也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我。

时间就这么慢慢地走着,我也在自己的人生的路上辗转着。因为诗歌,我找到了活着的理由,找到了向前走的力量。

许多年后,我觉得我已经长大。我也深深地感到,我辗转十五、六年所学到的知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无法发芽,即使发芽,也很难茁壮。换句话说,我排斥这片土地,我想离开那个冷冰冰的家,离得越远越好。

于是我决定远走他乡。临行前,我给迟兆勤老师写了一封信,没有邮寄,而是幼稚地把那封信从他家的大门缝里塞进去。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情景,自己都忍不住笑自己。

不记得迟老师的回信到底是怎么辗转到我手里的,也不记得那封回信的具体内容。只依稀记得几句支离破碎的话:“传统的小屋与生命,或许成了你的禁锢,孩子,我无法支持你离开,管不了你,也放不下你。出去闯吧,也许会头破血流……我的心很软,怕击碎完整的痛苦,要真的关心起来,我无法遁逃……”
剩下的话,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信里的一首诗

《 你 白云》
夕阳旁边怎么会停留白云呢
我的傻孩子
那凝集一路辛酸而提炼出的残血
红光铮铮烧红你的面颊
你感动落下的应该是血
何必呢
明晨在山坳 在静静的山坳
阳光将你吻成银白

这应该是回应我当时给迟兆勤老师信中的一首诗,而我的那首诗,内容已经完全记不起了。然后我就带着迟兆勤老师的那封信和叮嘱,一路辗转到了南宁,一个距离故乡有着近三千公里的南方城市,然后就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

在今天写下这个篇文字之前,这世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一个敏感脆弱的农村小丫头,为什么如此执拗地选择一个离家三千里之外的城市。
离家之后我便很少回去。但每次回去,最重要的事,就是和迟老师见一面,聚一聚,像某种必须要完成的仪式。

迟老师也一直都记得,我曾经生活的那个小村庄的名字。
也依旧记得我初识他时的年纪。
在我十八岁之后的人生,因着迟兆勤老师的那一份鼓励,让我撑过了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

背井离乡的岁月,让我瞬间长大。我懂得了感恩父母,也开始牵挂那个我曾经不顾一切要远离的村庄,牵挂那个曾经让我感觉寒冷的家。

在我离家后的二十多年里,对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时时都关注着迟兆勤老师的生活,他退休后,成立了红山文化研究会,潜心研究红山文化,兼写诗歌。他一如从前,活得真实简单,正直善良,热爱诗歌如同热爱生命。写诗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不老的天使。

如今我已经人生过半,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孩子。
在这二十多年岁月洪流的淘淘冲击下,许多人都失去了联系,许多事也在记忆中没了踪影。但和迟兆勤老师的这份情谊却从未中断,以前有书信、电话,现在有网络、微信。即使没有频繁的联系,但内心里却始终都有一份牵挂。

而我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也一直脚踏实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没有大红大紫,但也没有辜负迟兆勤老师的拳拳苦心。

许多往事,原本都在我记忆深处封藏着,直到收到了迟老师的这两本新书,那过往的一切,就像深锁的院门突然打开,一缕缕月光照进来,生命闪着银白的光。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它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珍贵。
只是世间,本就人情薄凉,现实冷漠。见一面没有任何交集就可以称作朋友,吃一顿饭喝一次酒就成了好哥们。只是,你们真的是哥们吗?你们真的是朋友吗?
收获一份几十年不不变的情谊,就像你挖了几十年的矿,终于挖到一颗钻石。然后捧在手里,放在心上,往后岁月,唯有珍惜。

就像人生过半的我,依旧能清晰地记起,我十八岁时,初见迟兆勤老师时的情景。

迟老师与席慕蓉.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相关文章

  • 我的恩师迟兆勤

    感谢时间,因为你的无情,才能洗练出纯碎。感谢岁月,因为你的残酷,才能沉淀出黄金。 这时间,这岁月,就犹如一个血盆大...

  • 玉蝴蝶·纪念恩师休致

    【玉蝴蝶 · 纪念恩师休致】 陈晨/文 恩师还禄伤离。知晓无归时。 强笑俏颜衰。推杯换盏迟。 羞花齐...

  • 学诗有感

    学诗有感 (新韵) 只为诗儿进, 学生努力勤。 恩师倾笔墨, 字句动心灵。

  • 春日赖梦

    春日睡意沉,周公甚是勤。 好梦天缘赐,午时方迟醒。

  • 孙永济诗集654答董迟先生

    七绝 答董迟先生 咖啡好喝梦难醒,惭愧糊涂过一生。 谢谢董迟勤问好,何时结伴访梅行? 注,董迟先...

  • 格勤【勤商|入企辅导】架构引领文化助力携手格勤两月余少海研磨人效

    2019年7月5日格勤教育资深技术老师迟敬礼再次入企勤商会企业――青岛少海研磨科技有限公司,听取冷总反馈与格勤合作...

  • 己亥春节

    烟花爆竹闹 猪年兆头好 桃花笑容绽 人勤春来早 (杨少华)

  • 春天的早晨

    春天的早晨 文/张超我 春日赖床迟未还, 任由花朵枝头眠。 雨水节气存残雪, 以为寒冬未过完。 人勤春早勤为本, ...

  • 我的恩师

    初一,班主任语文老师向必玉,抱歉我花了两分钟才想起您的名字,但是您的教育形象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印象中向老师是一...

  • 我的恩师

    因我从小患有先天性的血管畸形,一直 在湘雅、北京等地治疗。身体状况不是很好。高中三年,是我的班主任老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恩师迟兆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hxmktx.html